“五四运动”爆发的当天晚上,陈独秀和李大钊并肩走在泥泞的路上,进行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谈话。这段戏,实在是拍得太好了!

陈独秀先问起:守常,我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李大钊:1915年在日本吧,因为你的那个《爱国心与自觉心》被围攻,咱们俩长谈了一次。

开头这两句,看似唠家常,平平淡淡的,却又很熨帖,很感动。平常大家总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在战斗,在争论,突然开始回忆过往,回忆我们的初相识,有一种脉脉温情的感觉。

陈独秀继续:是啊,就是为了这个自觉心,回国我办了《新青年》。

李大钊:就是因为看了你的《新青年》,消除了对你的误会,才加入到了你的阵营。

陈独秀:新青年办了快四年了,我感觉,今天它到了一个真正的转折点。

李大钊:我预感今天,将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日子。

陈独秀:是,从今天起,我们不光要呐喊,更要付出实际的行动了。

...

陈独秀:守常,我有个问题想问你。创办《新青年》的时候,我提出过一个目标,要为中国寻找一个真理,一条道路。我想问你,今天,你找到了吗?

...

李大钊:我觉得我找到了。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道路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

...

陈独秀:你确定吗?

李大钊:正在确定的过程中。

接着,两个人谈论了一段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最后陈独秀说:守常,我非常想,有机会有时间,我们两个仔细地好好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李大钊眼睛都亮了,抑制不住激动之情:我也有很多的想法和问题,想跟你讨论。

回顾《新青年》创办的四年历程,也是他们一起奋斗、一起探索的四年,而如今,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两个人终于要达成共识了。

陈独秀叹了一口气,转而认真地说:今天一天事情发生下来,对我刺激很大。我在想,可能从今天起,我们要一起走上一条和反动政府直接对抗的道路。守常,你想这条路应该怎么走?

...

李大钊:其实我想了很久,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我们必须要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光靠我们学生不行,我们必须要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

陈独秀:对,今天只是一个导火索,我们的任务,是要用它引爆整个中国。让全国各行各业都要行动起来,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改造整个社会的斗争中来。唯此,中国才有希望!

...

...

...

两个人继续了几句,最后,李大钊说:仲甫兄,你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陈独秀与他一同说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

...

不同于平常的慷慨激昂,两个人此时在小巷里的这段对话,温和而坚定,平淡而有千钧之力。

而巷子里这条泥泞的小路,也出现了好多次,如很多人所说,这是“行路难”之意吧!是陈独秀、李大钊等觉醒者在艰辛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之意吧!

仲甫和守常真是知己呀。

两个人都是在爱国道路上,不只空喊口号,而是敢于流血和牺牲的真的战士。

总之,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