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过去了,《半泽直树2》终于上映。我猜,大概制片人在策划《半泽直树》剧集时,并没有把它拍成系列剧集的打算,而是因为它超乎寻常的热烈反映,才使得团队有了把故事延续下去的想法。第一季最后那个著名的反转结尾,它之所以有力得不免突兀,很明显是为下一季所做的临时改编。比较怪异的是,第二季没有趁热打铁,在第二年开播,而是拖延了七年。论效率,这实在无法和美剧抗衡。比如《权力的游戏》,疏懒的马丁大叔干脆烂尾,可剧集还是一季不落地独自完成了大结局。但从《半泽直树》第二季的整体质量而言,剧迷们的等待是值得的。

第二季是第一季的升级版。故事冲突的规模更大,戏剧冲突更激烈,当然,半泽的吼声也更雄壮,不变的是他的太太依然温柔且率真,他的友谊依然稳固。我更重视的是,第二季中理念的转换与升级,对恶人个人道德的批判少了,多了对人性、机构与社会体制的控诉。虽然还在口水直喷、眼睛发红地叫喊着“以牙还牙,加倍奉还”,但重点已经转移到职业、企业的反思与重建上了。

第一季强调的是专业人士“不能像机器一样对待身边的人”,要避免成为工具人,要坚守正义与良心,不能为了自保而泯灭天良,相反,“虽然相信人心本善”,但是对待恶人要“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第二季就试图超越个人恩怨和个人视角,突出了一种我称之为“传道”的功能。半泽宣扬的是要大家抛弃以往的“为自己工作”的理念,重新塑造职业的“为他人”、“为社会”努力奋斗的神圣性,以此重建企业与社会。他痛斥,正是自私自私的工作态度造成了机构的腐化,社会的停滞,人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态度富有尊严地工作。这些说法,在现实中有效与否,暂且不提,但它们的确是一方面给予职员阶层以巨大肯定与激励的,剧集能打动人心和这应该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似乎也给卑微繁琐的职业生活以价值与出路,那就是,为了社会与他人的幸福,努力奋斗,全心全意,把工作做到极致。

这些说法,实际上是继承了日本长久的职业传统的。日本的工匠,以及他们的专业人员,其优秀部分本来就有一种用来安身立命的职业精神:专注、努力进修以达极致、全身心地工作、以工作为人生的价值所在。你说它是傻也好,是迂也好,他们就是这样以职业为性命与心魂所在的。物品也好、技术也好、理论也好,都透着因为全力以赴而形成的自信与骄傲。

这种职业传统甚至可以上溯到前资本主义时期。封建时代,日本手艺人对自己世代相传的技艺的钻研与传承在亚洲是很突出的。唐宋的中国人就很称许日本刀剑、铠甲工艺的精良;明清士大夫也羡慕日本纸张笔墨质量的高超。这种传统我称之为“进艺为道”,比如茶、花,在中国看来,不过是细枝末节的消遣享受,在日本,就有人对此孜孜以求,郑重其事,弘扬为茶道,花道。我国也极其重视书法,但比之日本人“书道”之称呼,那股子钻研到底,追究到底的劲头似乎不足。日本人执着于一技,往往就是将自己的全部人生、全部精力、全部心魂投入进去,不达于道不止。比如围棋,本是雅事,在日本人弄起来,有时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比赛,呕血之局不时出现。这种传统更突出表现在当时的社会支柱--武士身上,他们对剑道的钻研与坚守,到了不能不舍弃生命的地步。职业也好,技艺也好,之所以能被赋予神圣性,在于职员与工匠愿意为之牺牲。半泽的大声疾呼,既是对当下自私自利的社会的批判,也是对日本神圣的职业精神传统的唤醒。

进而言之,之所以日本观众不会排斥半泽的不顾体统、顶撞上司、质疑体制,反而欣赏他的心持正义、孤往无前,一方面固然是他发出郁积在大家心里的愤怒与声音;一方面也是因为半泽的狂狷,他的下克上,大有当年武士的风采。换而言之,半泽是符合日本的传统与审美的。当上司不公正对待武士,当社会体制不义时,武士是可以凭借大义以下克上,使人心与国家回到正轨的。大名打倒不义的幕府,武士刺杀贪婪的主公,藩国讨伐无道的将军,乃至参谋掀起叛乱,军部统治政府,低级干部的下克上在日本历史经常上演。有了这种历史传统,日本观众欣赏半泽的逆袭,也就不足为奇了。

《半泽直树》第一季也好,第二季也好,自然是爽片,也可以说是满足社畜们幻想的安慰剂。但是,它反映的当下日本的社会思想与情绪,却是很有意味的。就如《水浒》、《红楼》表现的社会思想与情绪一样,比起一般史家的记述来,也许更有普遍性。这是我对它们有兴趣的原因。作为发展中的我国,看发达国家的日本,还有一种前车之鉴的意思。而北上广深的中产职员看半泽,更有异质同构、他乡知己之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