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4天的日更,终于被捡了起来,
我的心情有些焦躁忐忑不安。
我在办公室中感觉到异常的闷热,
也许是空调没有制冷的缘故,
斜对面坐着的小伙子一直在咳嗽,
半下午的时光就这样静静的溜走。
周六一天在家处理了一堆家务活,
还制作了桃酥小零食。
周日的下午,去坑梓街上,逛了逛街,
还看了场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
我很久没有看过美语电影,所以观影体验非常好。
两个多小时一眨眼就溜走了,
等出了影院门口,天色彻底的暗了下来。
一边电话聊天,一边走路的我,
习惯性的遇见路口向右拐,
很快就迷了路。
没办法,只得打开高德地图,看着导航走,
走到华灯初上,走到夜市渐起,我终于到了家。
饥饿的感觉强烈的袭来,
一丝丝的疲惫感也涌上心头,
顾不上躺下休息会,就匆匆做晚饭。
电影《绿皮书》中的开车巡游美国的片段,
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每日不也是巡游公路么。
只不过我是每日100公里的欣赏沿途风光,
而电影中的巡游从一个城市的公路到另外一个城市的街区。
有焜黄的叶片,
有高低起伏的公路坡道,
更有茫茫的草场,
也有一大群黑人在天地里面无精打采的耕种,
我非常喜欢导演这样的镜头安排。
当我看到这些镜头在不停的切换的时候,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松子坑水库,早晨雾气蒙蒙的水面,
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一样,
这不规则的镜面,每日都会准时出现在我的眼前至少10s 的时间,
让水面四周的郁郁葱葱的树木,
有水杉有杨树,
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花。
当我看到这些镜头在不停的切换的时候,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头顶上方的高架桥,
那一架架飞驰而过的高铁/地铁,
让我的无聊的旅程变的有期待起来;
还有那龙岗区的服务站,
以及行至半途的转弯车道,换乘至另外一条高速上的眩晕感,
更有快到南山时要穿越过的大片的山林。
两侧巍峨的青山,
山上茂盛的林木,
像一个个卫兵一样立在那里。
还要穿越那3个大隧道,
冰凉的空气仿佛要浸透每一个旅人的毛孔。
路上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汽车,
时而减速,
时而加大油门,
又时而变道。
偶尔还可以见到路边,停下来出故障的汽车等等,
这些镜头或者片段构成了上下班路途的全部。
偶尔读到一本书或者一段话,
就能勾起对过往的回忆;
偶尔某一句歌词或者某一段旋律,
倒也能暗暗落泪或者开怀大笑。
我想是不是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的意味呢!
电影亦是如此,
当你吃到某道菜或者某种口味的食物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想起童年往事吧。
热热闹闹的服装档口,川流不息的人群,
当然离繁华不远处的,位置相对偏远的店面,冷冷清清,
仿佛无人问津,
我也挨个逛了一遍。
不知道逛街是为了什么,
也许没有人陪伴的逛街,
少了些嘻嘻哈哈,
只是单纯的对衣服的欣赏或者试摸。
李二姐写于 2019-3-5 下午4: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