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太喜欢Christian Bale,以至于深深地认可他出演的各个角色。可爱的电影翻译将Batman、The Martian中Mark、Good Will Hunting等电影元素融入到影片的对话中,用得恰到好处,忍不住乐开花儿。相信爱电影的朋友,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额外的彩蛋。

...

...

...

        电影基于真实故事改编,聚焦由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带领的一队美国工程师、设计师,以及他旗下的英国车手肯·迈尔斯。亨利·福特二世要求谢尔比打造一辆全新的赛车,希望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锦标赛上打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法拉利。最终福特GT40在迈尔斯驾驭着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成功击败法拉利的故事。

      看这样的剧情介绍会单纯的以为这仅仅只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电影,毕竟老美好莱坞擅长这样的模式,但电影结束,才知道,真实的人生,其实从来不存在什么“个人主义”。就像我曾经在读完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时,所写到的:“渺小的,如卵石般的个人命运,在大江大海的背景下被冲刷的‘干干净净’”。电影巧妙的用对比手法,拍摄出商人与将热爱视为信仰之人的本质区别。

      故事围绕“速度”“成功”“热爱”“信仰”等词展开讨论。       速度是什么?和成功的关系又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在珍视自己热爱的同时想要到达的彼岸?这个彼岸一定是众人眼中的成功吗?在突破自己原有记录的同时,是否甘愿同腐败的体系妥协?什么才是“爱与懂”?什么才是真正的彼此成就?如何才能不负此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像是一颗颗从空中落向玉盘里的珍珠,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在心底激荡起涟漪。

      这部片没有一味把人物之间的矛盾激化或外化,处理方式非常细腻,谢尔比和肯虽然一个倾向妥协、一个有点偏执,但他们同样热爱赛车,也很明白对方跟自己抱着同样的热情,更没有强硬地想要改变对方。作为成年人的他们,有各自的顾虑和考量,只是都在腐败的体制下觉得憋屈。于是在电影中间酣畅淋漓地干了一架。(我也正是因为在看短片介绍时,看到这个片段,喜欢不已。真正的好基友,就是这样,了解彼此最脆弱和最在乎的地方,然后用理解去成就对方。)

      肯在临近比赛结束前,接受了福特公司提出的要求,放慢车速,等待同是福特公司的2、3名赶上,然后共同创造福特公司“历史性的一刻”。妻子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幕时说道:“肯,成熟了。”她足够了解自己所爱之人的坚持和偏执,也实在为他的“妥协”感动不已。敢于站在对立面去观望自己价值观的人,实在了不起。所以,虽然肯在“阴谋”之下,输了比赛,但却收获了对手方---同是失败者恩佐·法拉利站在观赛席上,行了一个由衷的脱帽礼。一个人能够获得对手的致敬,谁说不是比收获“表面名利”,更为了不起的成功呢?肯和好友谢尔比遭到福特公司管理层的百般阻挠,最终发生了轰动赛车界历史上的巨大丑闻。卖车的商人,眼中只有名利所带来的利益最大化。当然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运动精神。所以这部电影一度摒弃掉了作为体育精神题材电影的“英雄主义”。它赤裸裸地向观众展示着一些充满理想、执着、坚持而又努力的人,最后因为体制的压迫而直面“失败”的故事。我很喜欢比赛结束后的那一幕,谢尔比很后悔地在肯身后说道:我根本就不应该给你提减速的事情。肯回答道:你承诺给我的是参赛的机会,不是胜利的机会。如此豁达的接受,让我知道,原来“冠军并不能代表一切,没有夺冠也不代表失去一切”。整个过程中,肯为了成功所付出的点滴努力,都不是人生白走的路。冠军固然会被世人记住,但是“无冕之王”之所以更为令人感动的缘故,就在于奔向成功的道路上,所倾尽所有的尽力而为。

       不记得高晓松的哪一期节目中,曾这样描述过,自己理想中和这个世界道别的最佳方式是“在投入自己毕生热爱事业的过程中”时的戛然而止。居里夫人是这样,邓稼先是这样,杨绛先生也是这样... ...而历史上的赛车手肯·迈尔斯也是。在比赛后两个多月的一次试车过程中,因事故丧生。他一生都在追求如何开得更快、更稳,而对手也好,名利也罢,摆在自己的热爱跟前,实在不值一提。我愿用我的所有,报答我的热爱。这是此生的意义,如果这个过程中,能够幸运地遇见和我一样拥有同样热爱和信念的人同行,我会感恩不已。如果没有,我会笑着对自己讲「Oh shit,这次运气衰了点」。然后,独自回到没有对手的人生中去,和“热爱”尽情地欢畅,乐此不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