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在大银幕上看过香港女演员?

2019年过半。

Sir有印象的,只有《扫毒2》林嘉欣。

...

你有多久没在内地大银幕上看过香港女演员精彩的表演?

Sir第一反应是《桃姐》,2011年。

发现没——

那些曾经熟悉的香港女演员,正在慢慢消失。

吴君如转行做导演,拍了一部《妖妖灵》,豆瓣4.2,大概率没有下一部。

7次入围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郑秀文,最近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是因为老公许志安出轨。

“港女代言人”杨千嬅,春娇志明系列之后在电影圈销声匿迹。

还有应采儿、蔡少芬、袁咏仪,我们记住的,是她们在内地综艺的贤妻良母的身份。

至于年轻一代。

“扛旗的”张柏芝自我放弃。

阿Sa、吴千语和文咏珊苦苦挣扎。

再往下数,没一个能叫出名字。

...

...

昨晚,海清站在台上,突然拉上姚晨,宋佳,梁静,呼吁导演制片们给予中生代女演员机会。

但于香港女演员。

连这个发声的机会都没有(或者说不敢)。

到底发生了什么?

Sir想跟你们聊聊。

...

前段时间,一部纯港片悄悄上线。

片名够火辣,《非分熟女》。

内容够大胆,《雏妓》之后阿Sa再次突破尺度。

片中,阿Sa扮演一位少妇。

结婚5年,还是处女。

她天生性冷淡?

不不不。

这是一个欲望被唤醒的故事。

片中,阿Sa又是激情戏,又是钢管舞。

...

...

但别激动。

刚刚剧照里血脉偾张,通通消失。

《非分熟女》香港上映时108分钟,视频网站版66分钟。

观感可想而知。

七零八落的故事,戛然而止的刺激,让内地网友愤怒地打出4.2。

蔡卓妍怎么堕落这种地步?

她现在只能在这种低级的情色片里打转了?

...

当然《非分熟女》是不是“低级情色片”,仍待完整版检验。

但Sir的追问是,如果阿Sa不拍“这种片”,还能拍哪种片?

这是蔡卓妍接下来的主演作品。

妥妥本土“小”制作。

——相信99%的人没听过。

...

而Sir最期待的两部合拍片。

麦浚龙的《风林火山》,集齐金城武、梁家辉、刘青云、古天乐四张王牌,女主,高圆圆。

翁子光的《风再起时》,梁朝伟、郭富城主演,女主,杜鹃。

...

...

阿Sa的尴尬,不过是当下香港女演员的尴尬——

小众本土片,走不出圈;优质合拍片,挤不进去。

何以至此?

时间拉回2003年。

彼时港片年产量已不足百部,《无间道》的所谓救市,不过是打鸡血的自嗨。

香港电影人一路向北。

也是那一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出台。

对合拍电影的演员使用比例作了规定:

“内地主要演员的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男演员是动不了的。

四大天王,双周一成,我们熟悉的香港电影黄金年代人物,都是男性。

张家辉话糙理不糙:

“如果不找我们演,投资方就会赔钱!”

于是,香港男+内地女,成为合拍片标配。

四旦双冰、高圆圆、张静初、汤唯轮流霸占女主番位。

“星女郎”从朱茵、莫文蔚、张柏芝,变成黄圣依、张雨绮、林允。

“龙女郎”从邱淑贞、舒淇、杨采妮,变成林鹏、姚星彤、景甜。

...

...

商业大片开始与香港女演员绝缘。

2018年,中国女演员票房排行榜,唯一上榜的非内地女演员,是舒淇。

排名第一的是白百合(接近百亿)。

——大卖的合拍片《捉妖记1、2》功不可没。

...

没有角色,哪来票房。

没有票房,哪来角色。

这就是一个逻辑自洽又密不透风的恶性循环。

慢慢地,我们听到这样的论调:

合拍片“杀”了香港女演员。

林岭东:

我有了两个男主角,剩下的女主角就一定要在内地找,香港的女星就更难上位。

“香港电影教父”吴思远:

年轻人没机会了,女的也没有了,现在香港也没有女明星啊,张曼玉都已经老了,都没有人了。

但我们内地“冰冰”很多,这都是合拍片造成的。

王晶:

香港最近十年没有出一个女演员是票房卖座的。

合拍片给香港打开了很大的市场,但是也造成了深远的后遗症。

周冬雨、马思纯凭借合拍片《七月与安生》获得金马影后,但香港却难出新人。

说白了,香港女星消失,背后是香港电影的迟暮和转型。

当时代的巨轮开始调头时,你还沿着原来的方向跑,就是错的。

原来的方向是什么?

Sir接下来要说的,可能有些人不爱听。

但,就是事实。

...

2009年,28届香港金像奖颁奖前一天。

吴君如主持的访谈节目《星星同学会》,来了两个香港男人。

陈嘉上,甄子丹。

——两人合作的《画皮》,拿下了香港电影金像奖12项提名。

这电影,女主是周迅,赵薇,女配是孙俪。

...

这是“导火线”之一。

还有一个“炸药包”不得不提。

——继2004年张柏芝凭《忘不了》封后,内地女演员连续4年拿下金像影后大奖。

第24届 章子怡 《2046》

第25届 周迅《如果·爱》

第26届 巩俐 《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27届 斯琴高娃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刚开始对话还算友好,但聊到影后归属,气氛慢慢变味。

吴君如略带嗔怒地跟甄子丹吐槽:

“你跟很多内地女演员合作,她们的素质是不是真的比香港女演员高呢?是不是工作态度好呢?”

甄子丹回:

“她们是学院派,演艺基础好,而且真的很拼。”

吴君如听完更气:

“真的很拼?那是不是叫她们做什么都愿意?”

甄子丹打太极也是一流:

“这个要问导演。”

作为金像奖主席的陈嘉上不得不接下。

应该说,他的回答,得体,客观。

内地演员聪明有天分又勤力,得奖是因为她们表演出色,而不是因为她们是内地演员。我们香港人不会因为她不是香港人就不投这一票。我们觉得谁好就投谁的票。

香港的女演员该努力了,某些工作人员太不争气了。

他提到一个片场细节——

拍《画皮》时,周迅哪怕收工之后还留在片场陪导演拍戏,甚至在停机讨论时,周迅仍流着眼泪,停留在电影的世界。

...

而香港的一些演员,一拍戏就赶着收工,这边一停机立即赶往下一部电影。

言外之意——

她们既不够专业,也不敬业。

先说专业。

都知道香港艺人,或来自TVB培训班,或大红大紫后半路转型。

换言之,香港女演员缺少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系统性的表演教育。

Sir最爱的两个香港女演员,一个是张曼玉,一是郑秀文。

毋庸置疑,都是好演员。

但“好”,来自天赋,也源于运气。

张曼玉遇见了王家卫,郑秀文碰到了杜琪峰。

——前者就曾坦白是王家卫让自己开窍,而后者(郑秀文),如果你去看《孤男寡女》等幕后花絮,你会发现,剧组对郑秀文近乎偏爱,想方设法,只为激发郑秀文最大的个性魅力。

而其他的香港女星呢?

恐怕没这等运气。

欲女和玉女,就是香港女星的两大人设。

这人设看似差天共地,其实殊途同归:反正,你就好好当一个能让男人兴奋的符号就好。

...

...

...

符号,谈何专业。

再说敬业。

不得不提张柏芝。

2000年,张柏芝凭《喜剧之王》一鸣惊人。

风尘与清纯,成熟与童真,如此妥帖自然地被一个女人包含。

这还是她的处女作。

...

连高标准的星爷也不吝赞美:

一百年还没有一个

...

2004年的《忘不了》,张柏芝首度拿下金像奖影后。

《忘不了》有一场戏,张柏芝坐在边上,看着刘青云和孩子玩得很开心,脸上露出微笑。

有爱情,有亲情。

有快乐,也有不止快乐的宽慰。

尔冬升同样被折服。

她是目前香港最好的女演员。

除她之外基本香港也没什么人了,该退的也都该退了。

...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

张柏芝上了艳照门,息影,复出;复出后态度不端,被郑佩佩、刘德华点名批评。

张柏芝怎么了?

这段话是关键。

“你恨香港演艺圈吗?”

张柏芝:

我不恨它

因为它给我很多钱

让我照顾到家人

但是我一定会离开它

...

这是她的人生选择,无可厚非,但她的话中话或许是,张柏芝,从一开始,就不以好演员为目标。

许多香港女星其实是迷迷糊糊推进圈内,又推上山顶的。

2005年,Twins参加《康熙来了》。

阿娇当时在拍《精武家庭》,她说她喜欢并擅长拍打戏。

蔡康永让她比划两下。

怎么说呢……

连花架子都算不上。

...

同年,刘亦菲拍剧版《神雕侠侣》。

为了这部剧,她掉进水,险些被瀑布冲走。

年仅17岁的她,拖着一米多的长发,在大冬天一字马、高抬腿。

——当然刘亦菲也有舞蹈基础。

...

两相对比,你不难发现香港与内地女演员的不同之处。

一个是咬牙切齿要一个机会。

一个是打扮漂亮等一个机会。

一个视演员为信念。

一个视演员为职业。

请别误会,Sir并非否认所有香港女演员能力和态度,Sir想说的是,懒惰是我们的天性。

当“躺着”就能赚钱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站着”。

林青霞的“东方不败”,经典吧。

最经典的莫过于她一袭红衣,伫立湖中,对酒当歌。

...

你知道这经典是怎么来的么?

林青霞:

谁知导演晚上邀请我去打麻将,因为不好推脱,我就只好去打了。一开始我只打算打四圈,结果一不注意一直打到了早上六点。

果然当天拍入水戏就出问题了,机器就位后,导演要求我下水,谁知大家看到我的表情非常狰狞,原来当时我的头发不小心被机器夹住了,我几乎以为自己会淹死,幸好那只是假发,但导演要求我继续拍,我唯有用真发顶硬上,后来我在街头上看到那一幕戏,发觉那是我在戏中最漂亮的镜头。

更典型的莫过于王晶,占据香港商业片半壁江山。

但你回顾王晶女主。

林熙蕾,邱淑贞,钟丽缇……

这些名字,有什么本质区别?

——不过是各式各样的“肉弹”。

某种程度,香港女演员就是香港电影的遮羞布。

她们各有美丽,只有美丽。

她们成功了,但成功是依附于时代,男性的胜利。

到底,她们缺少那种飞蛾扑火的拼劲,又没有在潮流站稳脚跟的实力。

再说得直白点,她们是被安乐死了。

...

香港女演员被放弃了。

被放弃的香港女演员,是香港电影的陪葬品。

如今,是不是轮到华语女演员。

昨晚,海清的发言粗鲁,并带有自我标榜的轻蔑。

但有几句话,Sir还是心酸。

姚晨不得不亲自做监制,才有《上青云》的机会,宋佳至今不结婚,还让大家叫她小花。梁静一边投资,一边问老公有没有好角色……

我们一定会比胡歌便宜,也一样好用,希望大家给我更多机会!

在Sir看来,“海清发言”的价值,不在于她说了什么。

是她为什么这么说。

她背后的怨恨是,今天,我们的影视作品就是没有女人的位置。

或者说,女星是陪衬。

这是去年(2018年)的票房十强。

前三名,《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

主演,都不是女性。

这是中国影史华语票房前三强。

《战狼2》《流浪地球》《红海行动》。

主演,也非女性。

...

而女性中成熟者,更不被待见。

第一批被“淘汰”的就是上了年纪的女星。

不信你环顾四周,今天的市场,留给“老女星”的位置,还有多少?

陈冲曾和鲁豫做过一个访谈,就谈到当前我国影视环境,上了年纪的女星被边缘化的问题。

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当中

它很少能写到

一个成熟的女人

会很有可看性的这种电影

...

尤其是30岁+,50岁以下的女星。

还记得《我就是演员》有一期吧。

杨蓉、王媛可、斓曦三位演员上演一出《后宫》。

这几位演员都谈到了同样的困境。

杨蓉表示自己年龄已经三十多了,但为了不被市场淘汰,还在维持少女人设;王媛可说在《延禧攻略》之前自己有将近一年没有人找自己演戏,她几乎想要放弃;斓曦的焦虑是,生完孩子后,淡出一两年,就完全淡出影视制作人视线。

这焦虑是特例吗?

还在维持少女人设不就是“宋佳”。

生完孩子后焦虑的不就是“姚晨”。

至于电视剧。

那些以“大女主”为主题的热搜局,真的关心女性心理么。

目前,最热的《亲爱的,热爱的》《陈情令》等,这些剧在干什么?

丧心病狂地给女性发糖。

还有去年最火的《延禧攻略》。

魏璎珞当然是“大女主”。

但这故事从头到尾讲了什么?

婢扶正成了妾,妾扶正成了妻。

一窝母鸡跑来跑去,抢一只公鸡。

这就是今天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热搜剧对女人的“偏见”。

不是把女人当作塞糖的玩偶,就是把女人当作摆布的木偶。

在这种思维主导下。

女性可以不要思想,只要皮肉。

在这种思维主导下。

女性必须年轻,老是罪过。

所以39岁的霍建华可以在《如懿传》演小生。44岁的周迅一沾少女,就被疯狂吐槽。

所以58岁的赵文瑄可以被称赞越老越有味道,51岁的王祖贤一出来,就常常被说老了丑了。

而这,不就是过去香港女性曾面对的困境?

反观国外。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在57岁还能遇到《奥丽芙·基特里奇》,遇到《三个广告牌》。

罗宾·怀特在47岁还能遇到《纸牌屋》。

更别提于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查理兹·塞隆这样的顶级女星。

——要知道查理兹·塞隆在44岁还能主导商业大片《疯狂麦克斯4》。

说到这,Sir忍不住想提一句最喜欢的大女主剧《傲骨之战》的一幕。

黛安破产失业,孤立无援,她忍不住哭了。

这时,出过轨的丈夫安慰她:我是你的朋友。

听完这句的黛安反倒不哭了,她擦干眼泪,站起来,坚定地要求离婚。

...

为什么?

她不需要被可怜。

尤其在对方和自己感情破裂的情况下,那他的任何示好,都是从高至低的施舍。

而她无比清楚,这种帮助会让你快活一时,但也是与自我撕裂的开始。

你变听话了,讨好了,最后,逆来顺受了。

从这个角度说,Sir否定任何对女性价值的量化,其实是动辄标签化的强权的警惕。

不管标签是性别还是年龄。

不管强权是狰狞还是温柔。

当正在消失的香港女性,成为内地成年女演员的明天。

下一个,就是所有女演员。

再再下一个,就是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