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书影君

01

2009年,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山区。

12岁的小女孩马百娟梳着马尾辫,行走在蜿蜒绵长的山路上。她要去一个名叫野鹊沟的小学去上课,她今年上二年级。

...

教室里,马百娟既不标准又磕磕绊绊地朗读着课文,课文的名字叫《好奇》。

教室里,连她在内,共有两名学生。

隔壁教室,一位年纪更大普通话更不标准的老师,花白的头发乱蓬蓬地竖着,他在教更小的孩子们学习4减1等于多少。

讲台下边,是三个脸蛋通红、手指粗红、衣着破旧的小孩子。

...

这个名叫野鹊沟的乡村小学,只有两个老师和五个学生,还有两大排新盖的瓦房和一个院子,院子的背后,就是绵延空旷的大山和碧蓝的天空。

两位男老师既负责教学,还负责五个学生的生活。

课间时分,马百娟和其他四个年龄身高不一的孩子,奔跑着抢一个篮球玩。

...

孩子们的这个游戏没有规则,也没有裁判,他们只是在大笑着,拼命地抢着那个篮球。

上课的铃铛摇响后,孩子们立刻仍下篮球,奔跑回了各自的教室。一边三个,一边两个。

02

2009年,湖北,咸宁。

19岁的徐佳行走在泥泞的乡镇公路路上,身边是大货车呼啸而过。

...

他赶往咸宁高中,去交高三复读班的学费,而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上高三了。

徐佳去年的高考分数是497分,这让徐佳很沮丧,因为这个分数,既让他上不了理想的大学,也只能在他参加高三复读的学校,领取很少的一笔奖励。

而家境不富裕的徐佳,又很看重这个奖励,因为有可能减轻他父母的经济压力。

咸宁高中根据高三复读学生去年的高考分数,划分了不同的补助奖励标准。

...

比如文科,去年高考550分的,学校奖励6000元,介于480分到499分的,奖励800元,而400分以下的,学校要收15000元复读费。

因为徐佳去年高考成绩497分,所以只能领到800元的奖励金。

学校边上的教辅书店、课桌上堆积如山的课本和教辅资料、学生们旁若无人的英语朗读,这一切,徐佳都已经再熟悉不过了。

...

徐佳的目的很简单,他要上更好的大学,因为这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03

2009年,北京。

17岁的女孩袁晗寒从学校办理休学手续后回家了。

...

她学习成绩很糟糕,一直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她还讨厌学校的老师,认为老师以每天跟她较劲为乐趣。

她家境优越,母亲也是搞艺术的,家里在北京郊区有个院子,院子里草木花卉茂盛,各种艺术作品布满家中,院子的门口种着竹子,还养着一只斑点狗。

...

袁晗寒每天在家里无所事事,除了画画,就是看书看电影。

她常常望着天空发呆,她感觉自己看不到生活的意义,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

04

这是导演郑琼拍摄的纪录片《出·路》中的三个主人公。

郑琼选取了中国不同阶层、不同出身的三个青少年,从2009年到2015年,历时六年时间跟踪拍摄。

...

她试图通过纪录片来观察,受教育背景或者家庭出身,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孩子未来的命运。而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与激荡发展的中国社会变革相互影响的。

马百娟、徐佳和袁晗寒,这三个青少年,他们在用各自的思考方式,寻找着属于自己人生的“出路”。

马百娟在不上课的时候,需要跟随父母和哥哥,赶着家中的两头毛驴,行进在蜿蜒山路上,去把位于山沟深处自家地里收割的成捆高粱运回家中。

...

两头驴各驼两大捆,父母各背一大捆,瘦小的马百娟也需要背着一小捆,而哥哥负责赶驴。

除此之外,马百娟还需要喂养家中的两头驴和两只猪,并且帮助哥哥犁地、帮助母亲生火做饭。

她家人吃的饭,就是白水煮面疙瘩,或者白水泡馍。一次她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作业本,共花费了3.2元。

...

马百娟的理想,是去北京上大学。上完大学之后,就去打工,一个月挣1000元,就可以给家里买面,盖房子,打水窖。

徐佳在高三的时候,学习之外的生活,还是学习。

他的妈妈在当地纺织厂上班,父亲刚刚去世。母亲不需要儿子多做家务,只希望他这一次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徐佳面对的唯一压力,就是高考。

...

因为在他的老家村里,谁家出了一个大学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他发誓要把大学毕业证拿到父亲的坟前。

而袁晗寒呢,她闲暇的时候,会去北京的胡同里写生,用水彩笔去画那些拄着拐杖在胡同太阳下打盹的北京老头老太太。

...

后来,她在北京方砖厂胡同租了一间临街门面,一年租金2万元。

她在这里开了一家咖啡馆,这间小店周围环境嘈杂,隔壁就是一家卖菜的。在小店里面的墙壁上,她画满了各种静物。

她经常一个人在小店门前望着天空发呆,面对自己的未来,她也想过,只要做一个不会被饿死的人就行了,而这个世界是不会有人被饿死的,只要你努力。

05

六年很快,不过是2190天。但六年又很漫长,漫长到足以见证一个孩子的命运变迁。

六年,可以让一个在偏远乡村长大的孩子,从学校走到了社会,从学生变成了村妇。

六年,可以令一个四线城镇出生的孩子,从中学生变成大学生,再从大学生,变成蓝领工人。

六年,还可以令一个繁华都市出生的孩子,从国内走向国外,从迷茫的孩子变成艺术工作者。

三个孩子的命运,在六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为了马百娟上学方便,父母把家从山里迁到了宁夏,把她转学到了中卫市水车小学。

但后来马百娟因为学习实在吃力,无奈从学校退学了。

六年之后,不再上学的马百娟,因为小时候营养不良,所以身材矮小,16岁的她,个头不足一米五。

马百娟希望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份工作,为此她去了宾馆或者肯德基,但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拒绝。

年龄、身高、受教育程度,哪一个因素都会成为马百娟谋生之路上的绊脚石。

父亲说,只好让娃早早找个对象结婚吧。

...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马百娟回到村里,同两个已经结婚怀孕的妇女闲谈聊天,谈论着肚子里的孩子。

三个人在一起,竟然毫无违和感。

在马百娟看来,变化的生活已经到头。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就和这两个怀孕的妇女没有区别:嫁人、生孩子、养孩子,最后老死。

毫无悬念。

06

六年之后,徐佳考入了湖北工业大学。

分宿舍、军训、和同学打篮球、买苹果手机、打游戏、谈恋爱。

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正在讲授“智能建筑的安防技术”,有人打着巨大的哈欠,有人趴在课桌上睡觉,有人玩手机游戏,也有人胳膊杵着一本《曾国藩家书》在发呆。

徐佳认真地望着讲台上的老师和黑板,眼神却透着一丝空洞。

...

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学校的广告牌上,也贴满了各种许诺给学生们一个美好未来的广告。出国留学培训、考研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企业招聘等等。

凌乱的宿舍里,徐佳在和同寝室的同学天南海北地聊着。是否考研的问题、毕业后的工作城市选择、康师傅的日资背景、富士康的员工跳楼新闻等等。

大学生活就这么一晃而过。

...

2012年大学毕业后,徐佳在网络上投过无数简历,也去企业聚集的工业园一家家地寻找,但往往无功而返。他没有想到,大学毕业后,工作会如此难找。

最后,徐佳终于进入了一家名叫“中电技术”的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有固定收入的城市蓝领。

后来,他同相恋四年的女友结婚了。

...

徐佳说,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公平的,但却又无法改变,现在他接受这种不公平。

生活在他看来,似乎走向了平静甚至凝滞。

07

六年之后,曾经迷茫的袁晗寒考入了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一家艺术学校,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涯。

她租了房子、养了一只兔子、纹了身、学会了抽烟,还有了男朋友。

...

她的情绪依旧不太稳定,一会儿特别高兴,一会儿又会情绪低沉。她依旧不愿意到学校的画室,说一到画室就浑身不舒服,胃疼。

她用苹果笔记本电脑,和在北京的妈妈用SKYPE聊天,聊北京的大雪、她养的兔子,以及英国歌手艾尔顿·约翰爵士。

...

三年时间,她游历了欧洲各国,吸收了欧洲各国的艺术精华,开阔了眼界。

暑期的时候,她还回国,到上海找了一份艺术领域相关的工作,聊以打发德国学校漫长的假期。

08

纪录片拍摄日期最后截止在2015年,并向观众交代了三个主人公当时的状况。

...

2014年,16岁的马百娟嫁给了她的表哥。

...

2015年,徐佳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

...

2015年,袁晗寒在北京注册了她自己的投资有限公司。

三个孩子天地般差异巨大的命运走向,仿佛是早已经安排好的,他们只是各自按部就班地走下去罢了。

袁晗寒对导演说,不认为出生在自己的家庭,就是自己的一个机会,因为这是她出生之前的事,和她并没有关系。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美国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组织研究团队,花费数年时间,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并写成了《我们的孩子》一书。

...

在书中,以这些年轻人不同的命运方向为线条,勾画出了美国社会在过去半世纪以来日渐扩大的“阶级鸿沟”。

帕特南教授认为,穷孩子和富孩子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差距,是一种全方位的差距。

中上阶级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孩子以人生引导,并为孩子们提供自己先期掌握的各种资源。

而穷人家的孩子,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

全书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当穷孩子和富孩子在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方式、学校教育、邻里社区等方面均不平等的时代,仅仅谈机会均等是毫无意义的!

09

我们承认,这种差距确实存在。

但郑琼拍摄这部纪录片,本意并不是展现“阶级固化”“出身决定命运”这样的议题。

她认为,影片超越了阶级对抗,让观众看到了城乡以及不同阶层各自有各自的困境。

...

在纪录片中,她更多地希望探讨的是,不同阶层的青少年,也许都会面对同样的人生困惑和彷徨。

而社会阶级的不同,造就了他们对这些困惑与彷徨,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而这,或许才是他们彼此走向不同世界的最主要因素。

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面对无数的困惑、迷茫、选择。是坚持还是放弃,是随波逐流还是奋力前行,这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

...

纪录片片名中的“出路”,不单单是指一种物质上的大好前途,更是每一个主人公内心的精神出路,一种对自己命运主动思考与选择的自觉性。

导演认为,马百娟内心卑微、徐佳生活乏味、袁晗寒精神空虚。从这一点来讲,片中三个孩子,都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出路。

出身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以及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

...

是的,这个世界一定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舞台,也有专属于自己的剧本。

有的人舞台大,有的人舞台小,但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戏剧中的唯一主角。

我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努力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好这场只属于自己的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