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号,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的Buñuel回顾展首场,把他最早的三部电影连起来放:1929年的《一条安达鲁狗》、1930年的《黄金时代》和1933年的《无粮之地》。分别是影史上最炫酷的超现实主义短片、Buñuel第一部长片和他唯一一部纪录片。

评论Buñuel这项活动本身基本上就类似超现实主义创作。Cinémathèque馆长Frédéric Bonnaud今天大概是这么完成它的:“……我看到很多年轻面孔,今晚有谁是第一次看《一条安达鲁狗》?(大约一半人举手)谁是第一次看《黄金时代》?(大约一半人举手)谁是第一次看《无粮之地》?(更多人举手,包括我)……比我想象的多一些啊。那我让放电影的人放完每一部隔半分钟再放下一部,这样你们就少一点头脑被暴击的感觉……这是三部完全不同的杰作,但你们一定能发现其中一贯的东西。Buñuel的作品绝对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抽象、难懂,你们接下来将看到,他是非常直接的一个导演。他作品里没什么象征,而有很明确的故事线。比如《一条安达鲁狗》是一对恋人正在分开,而《黄金时代》正好相反,是一对恋人想时时刻刻黏在一起,为了在一起于是就要克服重重阻力。《黄金时代》上映时带来了极大丑闻,当时的极右联盟去影院砸场子——他们没看错,Buñuel就是要展现阻碍这两个恋人在一起、不让人们生活下去的各种力量:军队、教堂、国家……《无粮之地》是一部纪录片,展现西班牙一个偏僻山区的贫穷饥饿,但Buñuel的厉害在于你们一定可以看出这和前两部电影出自同一人之手……和现在电视上那些哭丧的纪录片不一样,《无粮之地》的旁白那种冷淡的口吻与凄惨的画面之间形成的对比,一定会让你看过以后一直记得的……Buñuel成功地使得他最早的这三部作品中有两部被禁了,这真的很厉害……在Buñuel看来,这个世界是如此荒诞,要呈现它,就要把现实中的元素拿来,夸大,并且以能够激发丑闻的形势展现出来。能给展现饿死的孩子的镜头配上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这一定得需要一个经历过超现实主义的人来完成……”

怎么说呢,说Buñuel是一个很直接的导演我挺同意的:不试图在里面找符号找映射找哪个物件对应哪段故事哪种情绪,这是很正确的打开方式。他就是个以吊打资产阶级趣味为己任的孜孜不倦的昆虫学家。《无粮之地》呈现的景象以及它的拍摄过程(为了讲送蜂蜜出山驴子死掉的事情,人为杀死一直驴子放蜜蜂围上去等等)的确已经涉及纪录片伦理的问题。不过吧,如果说《黄金时代》是最忠实的超现实主义模板作品的话,《一条安达鲁狗》总给我感觉没有那么“诚实”:所谓的“故事线”似乎是编剧刻意为了造成“这部电影有故事线哦你们没看懂就再仔细想想吧”的效果而制作的,其中的一些镜头像是在炫耀“我上过Psychoanalysis 101”之类的东西,不像《黄金时代》里所有的场景都很具体细致,并不炫目甚至有些冗长而感人。或者说,《一条安达鲁狗》里包含一点“给中产阶级消遣用的噱头”的感觉(当然,它无疑仍是一部划时代的电影,就凭开头那个云划过月亮刀切过眼睛的画面已经足够了),而这种感觉在《黄金时代》里就少多了,Buñuel此后的电影也没有了这种味道。换句话说:摆脱了达利(这个口味古旧而保守的资产阶级卫道士)以后,Buñuel开始成为Buñ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