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rétrospective néoréalisme : 20 indispensables ! Séance présentée par Jean A. Gili. 以下内容部分來自Jean A. Gili的講解。)

除了拍攝時間明确早于公認的新現實主義開端年份(1944-1945年)之外,這部電影從拍攝手法、關注人群等方面也都和後來被認定為新現實主義的作品差别明顯。德西卡的拍法還是很服務劇情的,他制造了很多戲劇效果,不像新現實主義電影那樣平實而冷峻。片中小男孩在火車上的那段精彩的幻想鏡頭甚至具有表現主義色彩,而他在海邊奔跑的鏡頭很難不讓人想起《四百擊》裡的安托萬……片子的主人公們來自一個條件優越的上層中産家庭,也和後來新現實主義的關注群體有差距。以今天的眼光看起來,這部片的劇情可能更像是一個道德說教,告誡觀衆出軌會破壞家庭、傷害孩子……

但回到42、43年的意大利,這部電影所涉及的主題是非常勇敢的。它直接講述了婚外戀,不僅并沒有将其描繪為肮髒不堪,甚至還控訴了那些自诩為衛道士而不停在閑言碎語的鄰人們:最後使得父親無法把小男孩繼續留在家中、隻得送到教會的收容所的,正是這些可怕的流言。這部片子直白地展現了一個不幸的家庭、一個不幸的童年,這在當時的法西斯制度下難以想象,而這個家庭中的父親最後甚至自殺了——法西斯這麼美好的制度下竟然有人自殺!所有這些都使得本片在拍攝完成後的1943年春天并沒有立即上映,而是等到1944年羅馬解放之後才上映。正是這種更真實地表現社會現實的嘗試,讓本片成為了新現實主義的前驅作品之一。

德西卡本人是戲劇演員出身,進入電影行業後,他在30年代的白色電話時期就已經大獲成功。後來他不滿足于在這些單調的電影中扮演英俊的喜劇人物角色,開始自己擔任導演,拍攝電影。他後來的導演生涯也成果豐碩,在各個時期、各種風格上都有所成就,深刻影響了後來意大利整一代的電影人(斯科拉在《我們如此相愛》中對德西卡的緻敬給人印象深刻)。而他在40年代初開始轉向新現實主義,是與編劇切薩雷·紮瓦蒂尼分不開的。如果說德西卡是個在演員和導演位子上都如魚得水、各種時期拍攝各種風格的電影都能大放異彩的多面手,那麼作為新現實主義最重要的編劇,紮瓦蒂尼則是一個有鮮明的政治理想、明确的電影理論的熱情寫手。他的真誠與勤奮為新現實主義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本片是他與德西卡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在這之後,他們的合作産出了《擦鞋童》《偷自行車的人》這樣的偉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