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神剧《隐秘的角落》迎来了大结局,
关于朱朝阳的猜想还在继续,
到底谁死了,谁还活着,凶手到底是谁,这些似乎都已经不重要了。
关键是,朱朝阳和张东升这两个在现实当中却一直扮演着好儿子、好学生、好老公、好老师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沦落成为冷血的杀人犯的。

好人,是现实给他们定义的角色。
好人,同样是他们对自己人设的追求。

朱朝阳幼年父母离异,同所有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认为是自己不够好造成了父母的离异。
在学校,朱朝阳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成为年纪第一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是,除了母亲和老师,没有人在乎朱朝阳的第一,
同学们孤立他,欺负他,视他为异类。
在家,朱朝阳需要做一个懂事乖巧的小孩,自己照顾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
对于神经质和强迫症的母亲,他一味的迎合,
对于冷漠而势利的生父一家,他一味的忍让。
学校的欺凌,家庭的冷漠,让14岁的朱朝阳,过分的早熟,也过分的冷静。
“好孩子”是朱朝阳对外的人设,为了这个人设,朱朝阳过得压抑与孤僻。

张东升来自外地,是个入赘女婿,在宁州既无亲戚又无朋友,唯一拥有的就是一个早已不爱他的老婆和嫌弃他无能的老丈人。
在学校,代课老师的张东升是个“临时工”只能帮“正式工”老师们代代课打打杂,
虽然上课优秀,却始终无法融入这个属于“正式工”的圈子。
在家,“好老公”张东升因为没事业、没野心让妻子一家在家庭聚会上抬不起头。
成年人的社会,不需要“老好人”,他们更看重是现实与物质层面的东西。
这些东西,张东升从一开始就没有,而且在妻子一家眼中之后也不会有。
“我还有机会吗?”是张东升对岳父和妻子发出的灵魂拷问,
答案是否定的。
“倒插门”的张东升,表现的再好也依然摸不到门。

好,是一个形容词,
和看得见的成绩与金钱相比,
“好”这个形容词显得有点空洞和虚无。
朱朝阳和张东升,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好,来换取亲人和旁人的关注与爱,
然而世界给他们的回馈,却是冷漠与压抑。
强烈但压抑的情绪特点、扭曲的人生观及“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让张东升和朱朝阳选择走上了一条采用极端手段进行报复的不归路。

张东升杀了妻子一家,
朱朝阳杀了同父异母的妹妹。
长期的委屈和压抑让张东升和朱朝阳都坚信,
凡不爱我,或者阻挡别人爱我的人,都得死。

为此他们也付诸了行动,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朱朝阳和张东升两个被亲人、爱人、朋友抛弃的可怜人,
用最可恨的方式报复着每一个妨碍他们的人,
来换取他们心中那个看似美好,实则支离破碎的童话。

童话的美好在于,它不真实。
而现实的残酷则在于,它够真实。
一份纯洁而真挚的感情,在童话当中是标配,而在现实当中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这个简单的道理,朱朝阳和张东升都懂,
只是,现实总是在一步步的突破他们的底线,刺激他们的神经。
至此,两个数学直男在生活这片情感洼地上逐渐走上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