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人陪你吗?
别怕,有Sir来专门和你过……
万圣节。
今天要请出的这位老朋友,好久不见。
久不见。
不见。
见——
到了吧现在,她就是《贞子》。
千真万确,“她”回来了。
那个白衣飘飘的她。
那披头散发的她。
正摩擦在光滑的地板上,踏着奇异的步伐……
扑面而来。
和之前你看到的一些妖艳货色不同。
新版《贞子》,血统纯正。
导演中田秀夫。
《午夜凶铃》系列的缔造者。
被称为“全日本恐怖片界代表人物”。
这是继第一部《午夜凶铃》和第二部《午夜凶铃2之贞子缠身》后他首次回归IP。
故事背景,来到当下。
聚焦一位被父母放弃,囚禁在家中的少女。
在愤怒的求生意念中,她再次唤醒贞子,传播恐惧。
同时透过少女视角,试图剥开贞子曾背负的,相同的命运。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电影中大部分设计和桥段,都是之前中田秀夫创作《午夜凶铃》的延续。
甚至,有复刻的痕迹。
比如这位眼熟的阿姨。
如果你眼尖,应该能认出来。
她就是第一部《午夜凶铃》一开始,被贞子吓进精神病院的中学生智子。
还有这熟悉的惊恐死状。
第一次看,被吓哭。
如今再看,有点想笑是怎么回事。
以及被贞子系列用烂的抓手腕情节。
Sir明白。
导演试图以此方式延续故事,挑动情怀。
但不好意思。
熟悉感,是恐怖片最大的天敌。
当观众已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谁还会被吓到魂穿?
重复的惊吓桥段,毫无惊喜的故事,让网友们内心毫无波澜地打出豆瓣4.0的分数。
电影同《笔仙大战贞子》并列登上“贞子IP”的垫底王座。
中田秀夫这次也栽了。
一败涂地。
如果说这部新片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在Sir看来,就是它成功唤起影迷的集体记忆。
人们终于想起。
曾几何时,那被贞子支配的恐惧。
1998年1月31日,电影《午夜凶铃》在日本公映。
松岛菜菜子、真田广之、中谷美纪、松重丰共同出演。
这些在当时或青涩或陌生的面孔。
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霓虹国名演员。
中田秀夫,当时也是位名不见经传的恐怖片导演。
他的目标很明确。
在被好莱坞电影统治的恐怖类型中,创造出一份与众不同,独具日本特色的恐惧体验。
最开始,他也没啥信心。
万万没想到,爆了。
大爆特爆。
即便传出电影院吓死人的新闻,也阻挡不了民众的观影热情。
最终拿下10亿日元票房,成了日本电影史上最高票房的恐怖片。
不止在本土爆。
电影1998年7月在中国香港上映,以3100万港币成为当年香港最高票房,打破贺岁片《喜剧之王》及《玻璃樽》纪录,连《星球大战首部曲》也难与之匹敌。
好莱坞同样被征服。
美版海报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与《午夜凶铃》相比,《女巫布莱尔》就像在林中漫步。”
△ 不知道《女巫布莱尔》的,自己百度吧
2002年,好莱坞翻拍《午夜凶铃》,最终拿下2.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中国内地没上映,以录像带和资源的形式广为流传。
成为让无数中国影迷午夜梦回,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
那么问题来了:
同样是吓人,这个长头发白衣服的小妮子,凭啥就比别家更魔性?
《午夜凶铃》为什么能拨通全世界恐吓电话?
又怎么让你心头永远住了一个她?
今天,Sir就来重重尘封的恐怖之门。
《午夜凶铃》的第一层恐怖——
制作。
即通过声画设计,压迫神经,刺激感官,从而达到惊吓观众的效果。
从这一点看,《午夜凶铃》算当时恐怖片中的异类。
没有鲜血淋漓的视觉冲击。
jump scare桥段也寥寥无几。
而是在死亡暗涌的叙述中,用刺耳的配乐和诡谲的画面营造出持续、弥漫的、让人透不过气的恐惧氛围。
先说配乐。
《午夜凶铃》的配乐,是日本音乐家川井宪次。
他很少给电影做配乐,更多是做动画。
作品你一定听说过,《攻壳机动队》。
在以科幻为背景的音乐中,依稀能嗅到恐惧的腥气。
中田秀夫就是听了《攻壳机动队》的配乐,才找到川井宪次。
只有一个要求:
要噪音,不要旋律。
因为在恐怖片中,旋律一旦响起,观众就会摆脱紧张感。
而不和谐、刺耳的噪音,会加重观众的焦虑。
再说说画面。
不能不提整部电影恐怖之源。
那段杀人的录像。
贞子怨念的投射。
这些图像,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
电影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铃木光司的科幻小说《环界》第一部。
原著中的录像带,是一个20分钟长的真实故事。
图像都源于贞子生前的记忆。
电影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
编剧高桥洋说:
“这是将我自身的恐怖回忆碎片以不拘于常理的形式构成的情节。”
导演中田秀夫形容:
“就好像先天失明的人,做的梦一样。”
听起来很玄。
说白了,就是在常态中注射变态因子。
比如移动的镜子。
源自片场一位女工作人员听到的灵异故事。
比如被盖住脸指路的神秘男子。
取材自真实事件。
是当时电视新闻“宫崎勤事件”的犯人指认犯罪现场的画面。
犯人穿着连帽白夹克遮住脸,有种异样的不吉利。
于是被用在了电影之中。
而Sir私心觉得最诡异的,是下面两个画面。
一群人在地上蠕动。
贞子趴井而出。
隐隐投射出匪夷所思的诡异。
中田秀夫揭晓谜底:
拍摄这两个画面时,他用到了反向拍摄。
即让演员们倒着做动作,再通过倒放,制造一种倒倒得正的效果。
去捕捉,不像人类做出的动作。
这就是《午夜凶铃》和其他二流恐怖片的区别。
后者冲到眼前,刺激感官,制造惊吓;
前者躲进盲区,敲打潜意识,植入恐惧。
《午夜凶铃》的第二层恐怖——
故事。
简单回顾一下剧情:
一群高中生共同看了一盘来历不明的录像带,七天后,他们相继死亡。
女记者浅川玲子(松岛菜菜子 饰)试图调查事件的真相。
她和前夫高山(真田广之 饰)相继观看了录像带后,慢慢接近背后的真相。
他们发现了贞子的身份。
他们发现只要七天内拷贝录像给其他人看,就能躲过贞子的诅咒。
除了种种超现实的设定。
电影中有三处情节让Sir不寒而栗。
第一处,发生在电影前半。
高山前往前妻玲子的家中了解事情原由。
路上,正好碰到自己的儿子。
两眼对视,无话。
各自走开。
从后面的对话我们也能听出来。
高山始终后悔生下了这个孩子。
第二处,关于贞子的悲剧起源。
贞子的母亲山村志津子,是一位超能力者。
有透视的能力,在当时很有声望。
有妇之夫伊熊教授找到她,两人发生婚外情,生下了贞子。
贞子拥有比母亲更强的能力。
用意念就可以杀人。
亲生父亲因恐惧贞子的能力,把她扔进井里杀死。
第三处,在电影结尾。
浅川要想办法救下无意看到录像带的儿子阳一。
怎么救?
浅川拷贝了一盘录像带,打通了父亲的电话。
是的,她要将儿子的诅咒,嫁接到父亲身上。
无奈之举?
当镜头对准浅川。
我们看到她的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
父子冷漠,亲父杀女,杀父救子。
直到今天Sir回看《午夜凶铃》。
才发现埋伏在悬疑剧情中的,是无处不在的道德人伦危机。
真正恐怖的,从来不是看不到的死魂灵。
而是时刻包围你,却看不懂的人心。
《午夜凶铃》的第三层恐怖——
直指现实。
要解开电影的这一层主题,需要注意片中的几个细节密码。
比如贞子的诞生地,伊豆大岛。
铃木光司选择这里,绝不是什么巧合。
要知道,位于伊豆大岛的火山三原山,是日本远近闻名的自杀胜地。
电影中贞子的母亲山村志津子,也是跳下三原山身亡。
关于这个自杀胜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1933年,日本一位女学生因为爱上同班女同学受尽舆论指责,最后该女同学跳入三原山火山口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时的媒体纷纷进行报道。
有的披露细节,有的加以渲染。
结果,推波助澜之下,引发许多模仿者上山求死。
据统计,到1933年底总计 944 人跳入三原山火山口而死。
媒体对自杀事件不规范的报道,会对人群模仿自杀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心理学把这叫做,“维特效应”。
电影的第二个密码,则是贞子的母亲山村志津子。
因为表现出超能力,被媒体大肆追捧。
可没过多久,又遭到铺天盖地的质疑。
志津子因为受不了言论压力,选择跳下三原山自杀。
这个角色,有真实原型。
生于明治19年的千鹤子,据说在日本有千里眼千鹤子之称,成为媒体瞩目焦点。
明治43年9月15日,千鹤子在毫无被告知的情形之下,在数百人面前,透视装在铁盒中的词语。
她三答三中,现场所有人傻眼。
但因为有人怀疑她动了手脚,隔日惨遭报纸指称为诈骗师。
年仅25岁的千鹤子因受不了媒体批判,忿而饮药自杀。
一边造神,一边灭神。
《午夜凶铃》指向的现实,正是现代能够杀人不见血的舆论环境。
让我们回到电影的最初。
贞子是如何用意念杀人的?
突然开启的电视,突然响起的电话。
拷贝传播的录像带。
面目模糊,失真的照片。
其中意图再明显不过。
那些无中生有的画面,中伤骚扰的杂音,不假思索的传播,恶意扭曲的真相……
足以置人于死地的。
听起来耳熟?
据《午夜凶铃》上映,已经20多年。
而《午夜凶铃》的故事,依然在上演。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