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补充一个大前提:这部电影中那位"一秒钟"的女儿因故身亡了,所以也就是为什么张九声说一秒钟不够看,最后范电影给接了一个电影循环;还有就是为什么张九声被放出来为什么不去着自己的亲生女儿而是又跑回来找刘闺女。在张九声在放映室和范电影交代的,后来删了。

对于电影的主力消费者来说,这部电影的背景有些遥远和陌生。从小就可以走进电影院或者在大院子里看露天电影的观影新生力量来说,为了放映一部电影,竟然要如此的奔波,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坚韧和倔强去看一个在电影中出现1秒钟的亲人。抛开电影的故事本身,我们来看看《一秒钟》作为纪录片来看到底合不合格,从纪录片的题材、角度、细节和真实性来看的话是做到了:

...

一秒钟,就是全部


1.题材:

这是一部关于70年代人的娱乐方式的缩影,二分厂(一个村庄)如何像期待过年一样去期待一部电影以及为其所作的各种努力。

2.角度:

从放映电影的时间安排、播放地点、放映工具以及观影对象的状态来呈现电影在70年代特有的一个媒介状态。

3.细节:

风沙中行走的人、吹红的脸颊、风中凌乱的发型、黑白胶片、黢黑的放映仪器、28自行车、印着“放映员”的搪瓷缸子,胶片灯罩等。

4.真实:

村民对于电影的爱屋及乌,使得电影放映员这一角色自带光环,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位,由此对于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范电影利用环境,审时度势,打击异己,保全自己的放映员一职。

物质的匮乏和渴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人们像期待过年一样期待看电影,所以在面馆,“多加了一勺辣油”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物质馈赠了。

真实还原了70年代的学工学农,一切百废待兴,积极表现个人先进性,争取被评为“好的成分”,一个站队、贴标签的时代。特别像《归来》一开始也是不顾一切的逃亡,故事背景也是在70年代初,也是张艺谋导演的片子。张艺谋导演出生于50年代,对于70年的各种政治变迁,正发生在他而立之年以前,人在血气方刚的时候特别想要不顾一切、不顾代价的做点事业,所以这段时光也就显得格外宝贵。对70年间的种种也是了解的十分到位。这样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70年代人民群众媒介的纪录片,人们通过看电影来获得愉悦、谈资以及精神指示,在现在想来是难以想象的。

这个世界现在已经用抖音、微博、公众号等作为个人娱乐消遣的方式,年轻人甚至不需要电视。而电影中的年代,电视还没有出现,还需要通过2个月的翘首期盼等来一部电影,全村人像过年一样把电影院挤得水泄不通,通过电影了解世界,了解国家大事。之后越来越多的纸媒、更高端的电影院、电视、收音机、到后来的电脑、智能手机,世界一直是年轻人的世界,而有些人更喜欢讲述过去,让我们知道曾经可以为了“理想”,放弃肉体的舒适,奔波于沙漠的各个角落。而我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温度舒适,一只手牵着同伴另一只手握着心爱的饮料,我们再也回不去漫天黄沙,穿着补丁的衣服,吃不饱饭的过去了,好在有人为我们记录下这样的时刻。就当是一部纪录片,也是值得看的。

演员真的是非常棒,除了刘闺女的饰演者,做为一名无依无靠的农村贫困姑娘,少了些混不吝的倔强,一说话更是奶生奶气,还有她的弟弟,虽然出场就是贡献眼泪,但是掩饰不住眉宇间的秀气,虽然略违和但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