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幾個比較有意思的細節:

一、照明

我非常喜歡劇中的燈火,對環境的烘托起很大的作用,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劇中的正邪兩派都通過照明的方式向老天爺借時間。裡面大多都是小蠟燭,确實,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講到,唐宋時期的有錢人、官府會使用蠟燭,可尋常百姓家是燒不起蠟燭的,而是采用便宜的油燈,動物油、植物油都有,但是最常用的是桐油,就是桐樹果榨的油。

《宋會要輯稿》中記載,官用蠟燭的價格是每條四百文,相當于今天的三四百人民币,就算是民用的蠟燭也要二十文,一晚上點2支,50塊錢照明費沒了。劇中滿屋子的蠟燭,真有錢啊!

...

一晚上好幾千的照明費

二、語言(方言)

劇中人到底應該講什麼方言?電視劇背景是虛構的,但明顯有着武唐時代的特征。在隋唐時期,盡管首都在長安,但是文化和經濟中心在洛陽,洛陽音是當時的漢語标準音,也就是官話。如果去西安旅遊,聽到“唐朝皇帝都講陝西話”,用“額們大唐”在自稱,是不對的。唐朝從皇帝到官員講的都是洛陽音,而非長安音,更不是今天的陝西話。洛陽音一直保留到宋朝末期才被其他方言取代。


三、女子的教育

劇中武思月審問春秋道道尊逍遙子的時候,他說:“女子也能當内衛,真是天下大亂。”能當内衛肯定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武力值,要通過文書來推理分析,必須得是受過教育的。那麼唐代女子受教育的情況是怎樣的?在唐代女子教育書籍《女論語》中寫道:“訓誨之權,實專于母。”就是說女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自己的母親。除了父母教育,有錢人家還會請“保姆”,可不是照顧人的,而是家庭教師。《說文解字》中解釋:娒(同姆),女師也”。就是指家庭女教師。除了學習《女論語》、《女孝經》、《列女傳》等女德以外,也要大量學習文史知識,并能寫文章,作詩和填詞。在唐宋時期,還有女子的藝術培訓,學習音樂、舞蹈和雜技等,以便從事演藝事業。

...

武思月作為武聖人的旁支,理應享受全面的教育。

馬伯庸的《風起洛陽》雖說是架空曆史的,但是武聖人出現的那一刻,我們就會自動腦補武唐時期的故事。由此,唐朝的風貌和女聖人時期女子的所作所為可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