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鸡肋之作。剧情简介带来的高期待只撑到开头那场颇具斯皮伯遗风的战场戏就泄了气。看着导演在两个半小时的漫长时间中不断重复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放弃每一个能给影片带来真正价值的机会实在是一种折磨。这么说吧,南北战争+爱情这个题材的普及程度已经大到让编剧把感情的发展过程直接写没,而为了省事直接借用家喻户晓的叙事套路就必然导致后续剧情的割裂,而这个所谓的后续剧情又是个何方神圣呢?你真要说它套路其实也不至于,毕竟能把通常仅限近现代的反战思想搬到南北战争这样稍显遥远的阶段也不失为一种壮举,但最初的新鲜劲一过你就会发现电影里的那几个屈指可数的元素,什么战争带来的摧残啦、异化啦、人间地狱啦都是电影小子们在半个世纪前的越战里就玩烂了的,同样的套路换了个煽情与所谓人生哲理的重灾区——19世纪美国的田园风光(《乱世佳人》起的头吗?我不知道)并不能为电影本身带来真正的内容;而比起越战三部曲这种永恒的神作本片能拿得出手的好像就只有一个万花筒史的(同时也因此使得所有人物流于表面的)群像描写和同样十分少见(可惜也同样流于表面的)女性主义表达,而像靠这些微不足道的亮点撑起漫长的两个半小时显然有些强人所难。
有了内容的欠缺,再来说说形式的不和谐。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犯的问题在曾经那些有着商业野心的非类型片中最为常见:用电视剧的方法来拍电影。简单粗暴的转场、生硬的台词、脸谱化功能性严重的人物...角色情感极其外露,表演没有任何现实世界中的人该有的样子,不是大喜大悲就是满口金句;结构及其松散的小故事被像串珠一样强加在男主回家之路这条细线上,女主角的剧情更是沦为一般的肥皂剧,除了补全/强调背景信息之外就没有了更多的作用。遵从这种套路的文化快消品除了一两个个人魅力强到足以在观众脑中留下烙印的人物之外什么都不会留下,即使有极少数能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得以保存也永远无法跻身严肃艺术之列;而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这都不是一部以角色取胜的电影
最后回到我一开始提出的:“举重若轻”。导演要是真的想借由历史事件展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他大可以去掉吸引普罗大众上钩的鱼饵(不错,说的就是那些无头无尾毫无说服力的感情戏),虚化主角的动机,观众只需要对他的执念有所了解进行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定一定不能来个好莱坞传统艺能式的happyend,没有黑暗的结局哪能体现战争的残酷?我看《薄荷糖》的结尾就不错,导演大可以参考一下大洋彼岸的李某东,让男主不堪一击的单相思在战争面前碰个粉碎,最终已经被战争所摧残的他黯然离去/招致了女主角的仇恨被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