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原创内容,请勿搬运(公众号:Citta希达)
前日,超前点映看完了《大奉打更人》,实际上,我内心深受触动。长久以来我始终认为,“杀一人以存天下”这种观点有其正确性。
我对热血题材的文章依旧情有独钟,这类作品的核心在于传达一个理念:生命固然珍贵,却总有某些价值凌驾其上。而公理与正义,理当在这世间永恒闪耀 。
作为一部融合了穿越、玄幻、悬疑、喜剧等多种元素的剧集,没想到却在最后几集中赚足了我的眼泪,一时心绪波澜,有些侠义之情,不吐不快。
该剧讲述了现代打工人杨凌意外进入充满“悬幻”色彩的大奉王朝,改头换面成为监察百官的打更人铜锣——许七安。在这个全新的身份下,他没有沉溺于个人的得失,而是迅速地将自己融入到大奉的社会环境中,以打更人的身份监察百官,为百姓伸张正义。
作为最初的男频爽文改编,男主具有多重外挂加身,在办案中总能化险为夷,扭转局势,引得我们屏幕外的看客心情澎湃,全程爽感。然而最后却被剧情凌厉一刀,为故事中的人物扼腕哀叹。
这人便是郑兴怀。他出身贫寒,寡母养大,却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国子监学习,最终成为楚州布政使,忠诚正义,素有爱民如子的美名。在楚州城面临镇北王阙永修的屠杀时,郑兴怀是第一个站出来替百姓说话的存在。他曾在军营内的兵将私占耕地一事上,直接连杀了三名始作俑者以昭天理公道。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官职而高高在上,而是始终将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敢于与权贵作斗争,为百姓伸张正义。
在楚州城破之际,郑兴怀更是展现出了他的大义与担当。尽管自己被人追杀,家破人亡,依然希望可以为百姓发声。他带着镇北王指使阙永修屠城的证据,与许七安接头,告知了相关情况。
然而,他的努力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触怒了皇帝,被押入牢狱。在狱中,郑兴怀孤立无援,面对的是无尽的黑暗与绝望。那些权贵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视他的生命如蝼蚁,随意践踏。最终,郑兴怀被挑断手筋脚筋,生生被阙永修用铁链勒死,毫无体面的用一条白绫悬挂狱中。
徐徐图之。这是魏公公告诉他的话。他听进去了,但他实在不忍心众多百姓无辜枉死,他做不到蛰伏,做不到韬光养晦,他只想用自己刚强到有些鲁莽的举动,来为那些无声的魂魄发出最后的哀嚎。
他也知道,血屠三千里事件背后之人位高权重,心机深沉,非他一己之力可抗衡之,但早已做好了毅然赴死的准备。镇北王兵权在握,又是皇帝胞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郑兴怀的死,成为了压垮许七安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许七安,这个原本在打更人体系中逐渐崭露头角的人物,有着自己的抱负与追求。他深知在这大奉朝,权力的争斗无处不在,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心中的正义。郑兴怀的死,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与悲痛。郑兴怀于他而言,或许是挚友,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亦或是在这冰冷世间感受到的一丝温暖。如今,这一丝温暖被无情地掐灭,许七安心中的正义之火熊熊燃烧,他决定为郑兴怀复仇,哪怕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个体微光,汇成正义星河。在许七安前去死谏的路上,许多曾经的官场好友,抑或着江湖人士,纷纷前来助阵,希望为郑兴怀证明,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这一幕,如同黑暗中燃起的点点星光,虽微弱却坚定,汇聚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向着那高高在上的权力中心进发,誓要撕开遮蔽真相的层层迷雾。
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曾谈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古代文人,最讲究风骨。何为风骨?是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刚直不阿;是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愤世嫉俗;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傲岸;是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疏朗。
风骨常和气节联系在一起,我们会用“骨头硬”来形容一个人有气节,这种精神内核不仅存在于士大夫身上,也根植于每一个正义的人心中。
儿时有段时间,在面对“玉碎派”和“瓦全派”时,对玉碎之流很是不屑,觉得是沽名钓誉,不懂迂回之人,只欣赏瓦全派的左右逢源,暗度陈仓的机敏。后来年纪渐长,才发现这种“舍我其谁”的勇气,和“以身入局”的隐忍一样难得,甚至更能警醒世人。
当面对国家的危难、社会的不公时,他们能够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责任,哪怕这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勇气,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近代史上,谭嗣同就是这样一位“玉碎派”的代表人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本有机会逃离,却选择留下,以自己的鲜血唤醒沉睡的国人。他的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壮烈的绝唱之一。他的牺牲,虽然未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但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最后,引用《悟空》这首歌曲的一条家喻户晓的评论作为本文的结尾,出处亦是草根之流,然却又浩然正气荡于心间,很符合我对这部剧最后的感受。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如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