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国内性别问题比较容易引起讨论,但它被当做女性主义电影来宣传实际上有点有失偏颇,因为这是在双方平权的基础上,两个“人”之间无关性别的亲密关系问题。


高潮是吵架那段,女主的台词非常精彩,也是那段让我确信绝不是女主,因为当两者精神力量一强一弱的时候,会出现行为过激的一定是弱的那一方。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刷到屠龙的这篇微博,或许有点片面,但正和这部电影不谋而合。我会更多的认为,精神力量强的人,集中表现在对自我价值的评判不受他人影响。弱者相反,当他们无法从外界获得自我价值感的时候,可能就会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试图获得更多尊重与认可。


所以牺牲者所做出的牺牲,并不是白白付出,他们希望至少要得到感恩。但对方却认为自己并没有逼迫你牺牲这么多,是你自己自愿的。然后冲突就出现了。


我们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自愿牺牲的大多是女性,比如前阵儿陈朗那篇著名的悼夫文。所以要往现实生活讨论,还是不得不把性别因素囊括进来。


然后就很容易发现男人的自愿和女人的自愿无法一概而论,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女人身上一抓一大把完全不稀奇,发生在男人身上却如此令他们难以接受。


就整个社会而言,男人受到的教育是“男人要顶天立地”的独立式培养,女人受到的教育是“女孩子不要太辛苦,嫁个好人家最重要”的依俯式培养,所以我们看到的男人比女人精神力量强是普遍现象,很多女人哪怕能力远远强于对方,也会觉得“没老公不行”。


因此女人的牺牲,常常是自愿的很彻底的,她们从小就被教育生来就该如此,我认为pua最狠的一句话是“女人为爱而生”。生来就要为别人而活,可不得卯足了劲儿求认可吗?


这种弱者教育是一种对精神力量的阉割,所以女人自愿牺牲想得到男人认可,就和弱者心理相匹配,和社会对女人的需求相匹配。哪怕产生冲突对女人来说也没那么难接受,埋怨埋怨,日子照过。


但男人从小获得的期许是要争夺世界。所以当他们为家庭牺牲的时候,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机会成本是世界上应该属于自己的那片领土。


所以他们更加不忿,无法忍耐,觉得自己受到屈辱。


这时候再回头看,他们当初为什么自愿为家庭牺牲?当然是因为在世界上争不来,打不赢,所以掉头回来,试图从家庭上通过自我牺牲获得价值感。见过哪怕一个男的在事业巅峰期激流勇退回家照顾孩子的吗?


电影里的男主就是如此。结果他遇上精神力量强到无法理解他自我牺牲行为的女主,在她那根本找不到自我价值感,两头都将就不上,就崩了。


--


近期我陆陆续续看了不少婚姻话题的东西,从理论书籍到文艺作品,就像获得了很多有关婚姻面貌的碎片,逐渐拼凑起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东西呈现在我面前。


这部电影最震撼我的,是女主强大到连同情都不需要,就算所有人都在审判她攻击她,连自己的儿子都在怀疑她,我也没有一秒觉得她可怜。


强大如斯,也免不了在婚姻里淌一趟浑水。


图二诚不欺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