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的审判,一语双关

...

《Global study on homicide —— Gender-related killing of women and girls》2019年的报告显示,男性与女性的总被害比例为81:19,被亲密伴侣或其他家庭成员所杀的比例为9:16,被亲密伴侣所杀的比例为9:41。

通过以上数据,被亲密伴侣杀害的被害者中,男性的18%,女性82%

《坠落的审判》的主角之一是一个涉嫌杀害坠亡丈夫的妻子。庭审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丈夫是她杀还是自杀。

女主最终被判无罪,这仅仅是法庭上的结论,至于真相,无从而知,其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在长达一年的庭审中,她和他婚姻中的一切不齿,那些压抑且崩发的争吵、激烈的打斗、轻蔑的言语、沉重的背叛冷默,纤毫毕现,被法庭、媒体、公众揣测解读。从这段男弱女强、男内女外,貌似互相包容实则暗流涌动的婚姻中幸存下来的主角,道德法庭是否对她课以重罪,仁者见仁。

影片的主线场景聚焦于法庭,犹如一部庭审纪录佳作,以问讯被告和证人的方式,生动地勾勒出一段濒危婚姻家庭关系的全貌。然而,这部影片所蕴含的深意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深刻地展现了地位失衡对婚姻关系的毁灭性打击,更引发了人们对于当私人事件曝光于公众视野后,能否收获真相这一深刻问题的思考。或者说,究竟是人们更关心真相本身,还是更执着于他们所推测的 “真相”。

如果该事件呈现在网络上,吸睛的题目是:“抄袭丈夫作品一举成名的女作家涉嫌杀害丈夫” 。哪些检察官与辩护律师的辩论内容、被告的朋友、工作伙伴和专业证人的证词,恰似帖子背后那些评论和回复的具象化呈现。无论是力证女作家清白还是笃定女作家谋害之实的对立双方,即便是所谓的专业人士,他们所陈述的 “客观”,无一不带有情感倾向。女性证人更倾向于得出对被告有利的结论,而男性证人表现如自身受到冒犯,严厉激愤的已然给女主角定了谋害的罪名,对于男性来说,她的罪过不仅仅在于丈夫败的时候她成功了?

...

在庭审细节对过往的回顾中,丈夫是作家, 且在大学任教,因一次疏忽致儿子双目失明,事业家庭因儿子的治疗和教育而中落搬迁;丈夫对儿子心怀愧疚,全身心地承担起照顾儿子的责任,事业停滞且无心写作;相比于妻子却有了更多创作时间,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

影片的高潮部分是那份坠落事件发生前一天的录音在法庭上被播放出来。女主在法庭上的表现极为克制,她向众人解释,夫妻之间的情感错综复杂,争吵的内容大多时候并不能代表事实的全貌。

...

双性恋的女主因丈夫无心履行夫妻责任而短择出轨,轻描淡写该行为解决生理需要; 女主的丈夫指责女主对孩子和家庭付出不够,导致他无法继续写作,事业发展受挫停滞;女主面对指责,妻子冷漠回答丈夫只是在为自己的失败寻找怪罪的对象。夫妻双方从言语交流发展到激烈争吵,肢体冲突。导演是了解生活的, 导演也通过影片演绎当代成年人在无声压力下的背负生活的重负,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在两人激烈争吵后的第二天,女主丈夫在阁楼修缮房屋为出租做准备,看着窗外白雪皑皑,山气缭绕,站在窗前的他,感受到这一片纯净接纳和遮盖所有的爱恨厌憎。同时客厅里意气风发的妻子与女记者谈笑风生、似有调情。女主的丈夫此刻跨出这一步,终于迎来了终极的自由和解脱。

...

至于女主是否应对丈夫的死负道义上的责任?或者若角色互换,男方是否能得到更加宽容的对待?这些问题都难以得出确切答案,因为任何回答都可能陷入主观主义的误区。

然而,作为与丈夫共同生活、最了解他的身边人,这个可能唯一掌握真相的人,却在这场庭审中最缺乏话语权。她的克制以及对丈夫之死所表现出的冷静,她的某些不经意或者主观无恶意的小谎言,不仅冒犯了网络对事件当事人的期待 —— 在网络世界里,当事人要么是完美受害人,要么是完美罪犯,她怎能如她这般 “冷静” 地分析问题?她也冒犯了男性主体对一个妻子的期待。

不如这样理解,在这段失衡的婚姻关系中,两人不幸各自选择了消解痛苦的方式。丈夫之死,婚姻之悲,他们共同的错误在于,当彼此不再愿意相互满足、相互扶持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果断结束,而不是以爱和责任的名义,将生活拉扯得支离破碎。

真正令人心疼的是全程参与庭审的儿子。他见证了生活中最残酷复杂的一面被抽丝剥茧地审问与反刍。他最终选择站在母亲一边,他的证词起到了关键决定性作用。他已经失去了父亲,不能再失去母亲。生活还要继续,真相的确已不再重要,因为生活的正义从来都与真相无必然联系,而在于我们如何在困境中勇敢前行,重新拥抱生活的希望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