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交到德概课上的论文,但是感觉写得还不错(x)所以在豆瓣上也存个档????

——————————————————

一、所谓《浪潮》

《浪潮》(Die Welle)是德国21世纪著名的以反思独裁专制为题材的影片。其内容取材于1967年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加利福尼亚某高中的一节历史课堂上,教师Ron Jones因为无法解释学生的提问:为何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于是开展了一场大胆的实验,他要在他的教室里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帝国,他想让他的学生们亲身体会法西斯主义。这场活动被称为“第三浪潮”,暗示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历史。

而《浪潮》则将这样一个故事搬到了德国的课堂之中,讲述了教师文格尔先生在学生早已厌倦的“独裁统治”课程上,进行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独裁”实验。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之内,文格尔将自己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领导”地位,要求学生们对他言听计从。而学生们也从原先的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渐渐转变为忠诚甚至狂热。他们逐渐沉湎于这样一个标准化制度化的集体当中,严格恪守其中的纪律和规定,殊不知身边的一切看似稀松平常,隐藏在深处的却是不可掩饰的专制与控制欲。影片的结尾处,文格尔意识到了这场运动正在走向失控,他想要带领同学们结束这场疯狂的实验,但是其中最为激进的一员Tim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他生性孤僻古怪,但是在这样一场狂热的集体活动中找到了信仰和存在的价值,当他的信仰分崩离析的时候他理所当然也走向崩溃,只能通过疯狂的自我了结与自己的信仰一同逝去。影片由文格尔的被捕为止,将观众们猛地拉回了现实。这时,我们才能够冷静下来思考:这一个多小时之内,我们经历了什么?我惊恐地发现,即使隔着一块冰冷的屏幕,我的情绪仍然不受控制的被调动起来,我根本不会意识到这背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专制实验,我与电影里狂热的同学们一样,盲目地支持着这一场荒诞的游戏。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所处的所谓自由民主的世界,离独裁或许只有五天。这无疑令人不寒而栗,同时也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当年纳粹党究竟是如何在德国建立这样一个拥有一批疯狂的追捧者的政权的?身处当今社会的我们,又应该如何保持理智,不做乌合之众?

二、独裁的发展之路

文格尔用了一个星期建立了一个微型的“纳粹”式的政权,纵使潜移默化,但是其手法却是别有用心。根据这一实验的内容,我们对纳粹帝国的构建也可窥见一斑。

(一)独裁的“纪律性”

在第一天的课上,课室里一片散漫。学生们看闲书、聊天,表达自己对“独裁统治”这一课程的不解与轻蔑。于是文格尔走出了第一步:他下令让同学们把教室的桌椅摆放整齐,同时纠正学生的坐姿,命令他们提问或者发言时必须起立,必须称呼他为“文格尔先生”。不难看出,文格尔在第一天便向全班同学强调了他的政权的“纪律性”。他将自己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元首”地位,他在班级内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纪律体系,并且运用了“纪律铸造力量”的格言,从思想上树立了自己崇高的权威地位。

从大部分角度出发,纪律都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稳定的秩序与和谐的氛围。然而在独裁者手中,纪律或许便成了控制甚至束缚人民的手段。在独裁者眼中,纪律不再只是规范人们行为,保障社会秩序安定和谐的工具,更是迫使人们服从领导者指令,去个体化的手段。文格尔在第一天的课上便确立了自己在这样一个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并且规定学生们必须尊重他、服从他。这其实在无形中树立起一种环境控制,使文格尔得以掌控学生们的意志。他压缩学生们的思考空间,用自己的节奏引导学生们跟随自己的思路,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

毋庸置疑,纳粹党也在进行同样的事。其中较为广为人知的,也立竿见影般高效的,或许就是其臭名昭著的焚书事件。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公然取缔共产党和各种进步党派团体,全面查禁一切进步报刊,残酷镇压一切反对他们倒行逆施的革命群众。他们在经济上实行大资产阶级垄断,政治上实施专制独裁统治,不仅通过纳粹党控制全部社会生活,通过党卫军大搞特务活动,而且对全民进行意识形态控制。在这样狂热的环境之下,纳粹开展了焚书运动。当时德国的高校内,激情昂扬的学生激进分子们举行着热火朝天的焚书仪式,烧毁那些体现非德意志精神的文学书籍,小册子,函件和记录。美国记者伯查尔这样记录到:“在其他国家看来,这些书尽管没有什么好处,或即使有点问题的话,也还是讲得过去的。在这些身强力壮、18至22岁的学生激进分子们身上,人们可以看到无比巨大的激情,但绝无理智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激情犹如脱缰的野马。”熊熊烈火燃烧的不仅仅是不符合纳粹党理念的书籍,更像是昭告人们:与我们国家与政党利益相悖的内容,都将受到彻底的摧毁。这无疑是树立纪律的最直接也最激进的手段,它巩固了纳粹党在全国至高无上,不可冒犯的最高地位,用焰火在人们心中画出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从此不再有人敢僭越这条滚烫的纪律。它像是烙铁一样在人们心中深深地印下了“无条件服从集体与组织”的刻印。

彼时狂热的德国学生们,或许也不会认识到这一行为的恶劣与负面影响。因为在纳粹的熏陶之下,他们的心智已经被腐蚀,被控制,被强行植入了扭曲的价值观。这便是独裁者所谓的“纪律”所带来的后果——失去理智的信仰,盲目疯狂的崇拜,一昧的服从与去个人化的集体氛围。这也是极权统治的恶果:冰冷僵硬的纪律,磨灭了个性与理智,将人们变为牵线木偶,变成无条件服从的机器。

(二)独裁的“群众性”

第二天的课程中,文格尔继续引导同学们“团结铸造力量”。他带领同学们一齐踏步,让他们“感受所有人融为一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同时踏步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让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课不得安宁,将“敌人踩在脚下”。同时,文格尔还规定了班级的集体服装——白衬衫、牛仔裤。这种集体行为给班上的同学带来了一种集体优越感与荣誉感,强化了个人对集体的绝对服从意识,为这样一个团体的构建带来了一批忠诚而狂热的支持者,形成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同样,纳粹政权的建立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纳粹党人利用种种手段, 通过各种途径把政治上曾是消极的那部分民众动员起来,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选民。而他们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目的,离不开德意志民族因一战战败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纳粹党强大的宣传能力。德国历史上长期封闭统治,加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武力统一全国的“铁血”统治,在德意志民族形成了军国主义思想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而正是由于这类思想的推动,德国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一战的战败以及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对于德国人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被不甘和仇恨情绪淹没。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之下,希特勒凭借着他激情四射的讲演艺术与信誓旦旦的诺言,成功俘获了大量群众的支持与忠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纳粹党,身为党魁的希特勒最终在大选中获胜,成为国家总理,从此开启了他在德国的执政生涯。

纳粹党是左翼激进运动的党派,它依靠打击官僚资本主义的口号,吸引工人和中小资产阶级,希特勒甚至提出了“让每个家庭都有一辆汽车”这样的口号。胡佛总统提出“让每个家庭的餐桌上都有一只鸡”,但他没有成功,相反,希特勒建立了大众汽车。同时,希特勒的诸多民族主义主张迎合了德国人一战结束后的失落心态。就这样,纳粹党变成了人民心中的偶像,变成了崇拜的标志与信仰,希特勒则成为了至高无上的领袖级的人物,变成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精神符号。纳粹的独裁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极端个人崇拜的方式逐渐走向疯狂的。我们在纪录片中不少见到,纳粹的信徒们簇拥着口若悬河演讲着的元首,喊着“Heil Hitler”的口号,行着纳粹礼,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是当今的我们所不能理解的狂热的崇拜。而在当时,这便是促成纳粹独裁的坚实群众基础。

班上的一个同学在最后的总结中这样写道: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诚然,在这样一个统一的集体之中,人们确实实现了平等,但是随之而来的,大家也被磨去了个性。许多时候,专制政体或许并不那么在乎人数的多少,而更看重其凝聚力。反观纳粹德国,其屠杀犹太人、打响世界大战等种种恶行,都是调动起人们高涨的热情,引导着这一群具有极强的行动力和破坏力的人们去追寻所谓的意义,为所谓的理想而奋斗。群众的力量是可畏的,尤其是聚而成群的乌合之众。话已至此,我们不得不感叹理想信念的力量。一支高度凝聚的军队,一个盲目热情的民族,其力量是摧枯拉朽,是出奇惊人的。

(三)独裁的“排他性”

第三天,班上只有女生卡罗还身着红色上衣,而并不是先前所约定好的白色衬衫。而她也因这一行为受到了班里同学以及老师的孤立。这节课同时还定下了这个集体的名字“浪潮”以及属于自己的标志,由此可见,一个组织的雏形已经确定下来,这体现了文格尔的口号中最后一条“行动铸造力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再受文格尔的控制,逐渐走向疯狂的同学们夜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浪潮”的痕迹,像是在宣布某种主权。第四天的课上,大家设计出了属于该团体的特殊的波浪形手势,并通过这一手势划分团体成员与外人的界限。“浪潮”活动已经愈发壮大,其成员已经开始排斥异己,划分自己的权利范围,一举一动都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此时的“浪潮”已然发展为一个成熟的组织,一切运转已经走上正轨,彻底蜕变成了一个专制机器。

类似的事情在纳粹德国并不陌生。纳粹党确立了自己标志性的万字旗和抬手礼,以及人们见面问好时不可或缺的一句“希特勒万岁”。这一系列的行为进一步的强化了人们“个体必须完全服从效忠于集体”这一理念,伴随着这些极具渲染性的行为,纳粹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纳粹党内部也是极其团结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宣传工具,极力宣传“国家至上”、“绝对服从和效忠”的观念,宣扬日耳曼民族最优秀、雅利安人种最优越的思想,把一切和他们相抵触的思想视为离经叛道,把一切主张民主自由的人类文化统统视为异端。他们惨无人道地屠杀犹太人,排挤共产党人,迫害一切与主流群体不相符合的人们。此时的纳粹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由专制政权统领的庞大而又恐怖的机器,他们内部高度的团结使人恐惧,仿佛一切与之不符的人都将被碾碎在其钢铁般的车轮之下。我们会联想起中国古代时期,清政府的专制独裁到达顶峰,同时人们的自大情绪也随之高涨。乾隆帝在给英皇致信时写道中国是“天朝上国,物产丰盈”,官员们要求外国使臣见面时必须行跪拜礼,百姓们轻蔑地称呼洋人为“夷”。这便是专制机器下的傲慢的生动体现。在长期独裁的统治与高强度的个人崇拜之下,人们很容易丧失原本的独立思考能力,盲目地相信自己身边的就是最好的,排斥与自己不同的群体。当专制政权步入此时,毋庸置疑其依然走向失智和彻底的疯狂。

同时,面对庞大而又极具攻击性的组织,形单影只的个人便很难再保持独立。在集体的压力之下,个人能选择的只有逃离或是融入。电影中,学校的学生们在面对“浪潮”成员时,极大一部分选择了加入该组织,而那些拒绝融入的,无一不受到孤立与针对。以小见大,当独裁政权发展至此时,它便不再是由许多个个体所构成的国家或是政党,而是一个顽固但是统一的整体,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毁灭性破坏力的强有力的专制机器,一旦这台钢铁巨兽走向对外侵略的道路,其带来的影响和灾难是我们难以预估的。这正是纳粹德国所行的轨迹,也是值得我们深省和反思的。

三、当今社会对历史的反思与救赎

时隔十四年,我们再看这部片子,仍然能看到其中深邃的时代意义。它不仅仅是反思了八十多年前那一次残酷的大战,那一个疯狂的帝国,更是为当今社会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我们真正开始回忆影片的经过,开始琢磨其中的人物时,我们才会发觉我们其实和他们是那么相像。我们被激情的口号麻痹了理性,被群体的热情洗刷了自由思考的能力。正如1967年Ron Jones结束他的实验时对学生们所说的:“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自己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我们通常也不肯承认自己成为了某些人的傀儡或是参与某场残暴的欢愉,但是这或许恰恰就是我们所经历的事实。

这份被操纵的恐惧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也并没有消失殆尽。达摩克里斯之剑永远垂于我们的头顶,时刻警醒着我们不要忘记理智,不要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暴政以及独裁者所蒙蔽。我们当中的大多数接受过先进的教育,有着渊博的知识和独立的思考,我们坚信自己不再会回到那个蒙昧的,受人摆布的时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部电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很多时候,当专制换上了另外一件鲜艳的外衣,我们便无法辨别。
究竟何为极权?在一个极权社会中,以一个统治者为中心形成权力中心,掌控社会中的一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话语等全面垄断,并拒绝任何人和团体分享其权力。面对任何的突发事件,甚至战争,极权社会的政府能够使用绝对与集中的权力,透过宣传与动员,控制人民生活的所有层面。“浪潮”在做这样的事,八十年前的纳粹德国在做这样的事情,或许以后的我们仍然会做这样的事情。事实上当我们真正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的时候,我们或许并不能认知我们所做的到底是什么。电影中,当文格尔让学生们写出自己对待“浪潮”运动的看法时,大家写下的几乎都是正面的话语。他们天真地只看到了这一活动表面上为他们所带来的繁荣表象,而不愿意去思考其背后可怕的实质。
专制、独裁、极权最可怕的或许并不是其暴政,而是其对人的理性的磨灭。每一个专制政权,无一例外,都推行着严格的思想控制。他们通过强制性的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的大脑,将自己的意志和理念强行灌输给人民。他们蒙住了人民的双眼,引导他们盲目地追崇一个所谓的“偶像”。失去思考力的人就好像一具行尸走肉一般,徒有一副躯壳和一腔狂热的激情,却遗失了对于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独立的思考。这样的人无疑是可畏的,他们鲁莽而又疯狂,粗鲁并且顽强。他们能够为了达成所谓的集体利益不顾一切,哪怕牺牲身边的亲友甚至自己的性命。这些狂热的信徒、忠诚的臣民,不过是独裁者的一枚棋子,一具被用于实现某些膨胀得难以控制的野心和欲望的傀儡,一个残酷粗暴的社会制度的殉葬者罢了。

当然专制主义注定是不会走向成功的。当强权建立起来,秩序和纪律得到确定时,独裁者的爪牙便只能伸向内部。人们互相残杀,排除异己,腐蚀集体内部的主干,最终走向灭亡。我们现今的民主与自由便是经过千百年这样的历史演变而来的,是来之不易的,是极其珍贵的。我想,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时刻保持清醒,永远不该丢弃自己的理性与思想,不让这浸染着无数先民的鲜血与啼哭的自由再一次从我们的指缝间溜去。

德意志民族是善于反思的民族,但他们的每一次自省,都是对全人类的一次警告与劝诫。我们每个人都应铭记:盲目的热忱与丧失理性的服从是社会走向失控的第一步,我们离纳粹其实并不遥远。警惕,唯有警惕,在时代的一次又一次潮流之中保持自我,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