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市面上眼花缭乱的《误杀》《误杀2》搅昏头,不情不愿来到电影院,怕又是借热点事件抓人眼球,短视频变长视频的把戏,结果导演还是《误杀》的导演,最终鸣谢仍有陈思诚的影子,但是柯汶利手握2022年版的珠玉在前,原封不动自我翻拍,总算让都市异闻录微微葆有些电影的绒毛质感。

片中阶级对立十分鲜明,安琪和她父亲所代表的学校势力,可以欺辱、横扫整个校园,校警是沉默不言的容忍者,方老师是汲汲营营的钻营者,安琪的朋友钟晓晴是背叛阶层的帮凶。所以对安琪和她所代表一众势力的复仇是正义的,她们作恶在先,校长包庇隐瞒,和警署勾结,公力救济缺失,林在福如电影《彷徨之刃》里的父亲一般,举起复仇的榔头,落在观众可以接受的朴素正义观里,不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林在福扮演“地狱判官”,他有权在天秤上为所有人量刑,李涵的过错是冷漠,安琪和校长过度傲慢,方老师罪不至死,徐妈妈需要被敲打敲打,受受苦,方老师的跟班杨老师是个迷信的好人,偷偷揭露整个事件真相的陈雨彤,值得一次新生。他在内心给他人定罪,自己当“刽子手”行刑。

他是底层劳工,李涵是学校清洁工,她们的孩子都在特殊教育班级,结果校长、老师和霸凌者光鲜体面,互相遮掩,她们两个斗得你死我活,“狗咬狗一嘴毛”,因为身处底层的人,既不掌握社会资源,也不需要虚伪体面作掩饰,她们所拥有的就是纯粹的体力,就像电影《黄海》中,穷途末路之人久南与杀手的漫长缠斗,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底层劳动者没有名和利的虚妄光环,林在福所能拥有的微小幸福,就是女儿的陪伴,当上位者把唯一的陪伴都永久剥夺,他必然会发疯。结尾处,林在福和林惠君都已往生,画面出现七彩的海,微微荡漾的小船,爸爸和惠君坐在船中央,向着蓬莱里的仙山,摇橹前行,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结局,男孩和幻象中的老虎,他的妈妈,一同漂流在静谧之海,恐怖和凄凉的美好仅有一线之隔。

导演深切了解观众需要什么,对权贵阶层的不满,在荧幕上能够直截了当展现的复仇暴力,一种在日常生活接触不到的杀人奇观,他都端上来,甚至塑造出一个纯洁善良的林惠君形象,圣女需要被献祭,她颤颤巍巍站在学校会堂玻璃屋顶的动机是为了救一只受伤的鸽子,她被霸凌导致的死亡下坠,急速勾起观影者的恻隐之心,泪点聚集在此。

影片中,除了上位者,每个人都是一体两面,中间阶层和下位者都有善良的本相。因为观众不会共情上位者,所以不需要刻画他们的另一面,上位者本身没有柔软的褶子,她们干净整齐,毫无同情心到非人类。但是其他阶层,都被允许有难言的苦衷。比如,方老师,他为了讨好校长,包庇安琪,他也是那个,收留林在福,为他挡过李涵一榔头的人。他极力宣传的《觉悟》太厚,阴差阳错卡在油门下,救了拦车的警官戴国栋一命;包租婆徐妈妈,自私自利,为人市侩,她被林在福袭击时,是弱者,拉着李涵一起跑时,存了善心,和围观群众一起讨伐杀人犯,是脚踩每一个穷途末路者的看客,她从猫眼偷窥,望着李涵在楼道被家暴,拒不伸出援手;戴警官对下属颐指气使,办案时不太靠谱,却能理解作为母亲李涵的苦衷,借激烈争吵摔碎录像机,掩盖陈雨彤的罪过。

陈雨彤的角色在最后反转,她不是无知地张着大眼睛被继父性侵的纯洁女儿,不是被母亲过度庇护,连最好的朋友都救不了的无用伙伴,不是那个被胶水钉成十字架不敢还手的受气包,她在这三个角色里,都靠自己完成了救赎。藏着大剪刀,戕杀继父,给林在福透露林惠君真实死因,引导他复仇,交易达成,在走廊路过安琪四人帮,轻蔑一笑,唯有在相互依存的母女关系里,她是被捆绑,永恒的弱者,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她永远无法逃出去。因为对其他人,纯粹是无尽的恨,但是到了母亲这里,李涵“我是一个母亲”的宣言,封住了她的所有退路,爱里夹杂着恨,血里混合着玻璃。林在福和她合谋,替她做了那个狠不下心的决定,她获得自由的片段,是电影中唯一的一段柔情。她从货车后箱的柜子里打开门,放飞林惠君守护的那只鸽子,她就是那只鸽子,她一直是这段恶里唯一的承受者,被迫的施暴者,她是其中的唯一纯白。值得真正的自由。而其他的“恶人”,她们都应该互相撕咬,直至失去力气或生命。

影片的镜头语言,风格十分强烈,和鬼片一样一惊一乍,恐怖的幽灵古堡,迷雾般的死亡车厢,爆裂的鲜血花球,头颅相围的抛尸地,给人造成极致的血腥与不适,李涵抓起后视镜的三角玻璃朝林在福脖颈动脉狠扎,陈雨彤明晃晃的大剪刀搅开继父的脖子,花球下面吊着的尸体,脸从塑料膜里透出血气。还有陈雨彤被钉的十字架,林惠君头上的荆棘皇冠,方老师念到走火入魔的《觉悟》。整个马来西亚,阴雨绵绵,天色阴沉,剧中人人凝重又平静的脸庞,似乎下一秒即将扭曲变脸,营造出修罗地狱的恐怖轮回。密集暴露的阴暗面和纠缠无解的衔尾蛇之恶,与社会日益倾吐的黑色戾气吻合。

影片没有任何留白,从始至终,反转满满,爆点十足。回望人和人为了生存缠斗,是否可以理解为“众生皆苦”,人人不过是在自己的苦海泛舟,刻求自渡,力图突破万相幻象,求得一份难得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