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玉兔》太伤感了,我年龄大了,看不得这么这么伤感的祭奠了;因为眼泪流不出来,连抽了好几口,也吐不出胸中的郁结。
动画里的陪伴机器人玉兔,很明显有隐喻的意象。有人在玉兔里看到了上美当年的《雪孩子》,也有人说看到了大白兔奶糖。
而我看到的,就是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本身。
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中国美术奇迹的上美,对于我们这代人的童年而言,就是像玉兔机器人一样无私的陪伴者。
上美创造的无数个经典形象,“孙大圣”、“哪吒”、“蛋生”、“九色鹿”、“雪孩子”、“阿凡提”、“葫芦娃”、“黑猫警长”、“人参娃娃”……它们陪伴童年的我们,一起在一个向往英雄的时代里长大。
不仅是“嫦娥仙子”,在那一代孩子的心中,人人都有一本神仙簿:
与其说是崇拜神仙,不如说是向往自己的未来。我们想要成为科学家,成为宇航员,成为飞天大厉害、宇宙大能耐。我们向往的是像后羿一样射日,像女娲一样补天,像关公一样义薄云天,像菩萨一般普渡众生。
然后我们长大了。
为了追求梦想,把陪伴我们长大的玉兔,和我们儿时的梦想一起,遗弃在了遥远且荒凉的月球上。就像被时代所遗弃的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一样。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当初高唱着歌——“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拥抱新时代的我们,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呢?
我们都从“嫦娥仙子”,长成了 “王小顺”。动画里的角色是两个人,而隐喻的精神却是同一份。
尽管长大后没有成为 “银河护卫队”,幸好还能加入了 “银河环卫队”,虽然不能拯救世界,却保住了自己的三餐一宿,使自己还有资格在世上苟活着。
而我们曾经向往的那个地球世界,并没有“天也新,地也美,春光更明媚”;而是成为了一个死气沉沉的灰色星球,被无穷无尽的垃圾给缠绕着。
而曾经想要创造奇迹的我们,现在的任务则是清理垃圾。在线长或工头的责骂声中,有气无力地坚持着,搬走一块太空垃圾,或者成为下一块太空垃圾。
成年人的压力像一座垃圾山,可崩溃只需用一瞬间。
本来就在滚蛋边缘游走的王小顺,一个不留神,飞船撞上了大块宇宙垃圾,迫降在曾经充满梦想、如今已被遗忘的月球上。
飞船损坏,通讯中断,王小顺也终于和他工作对象一样,成为一块没有人挂念的太空垃圾。
不想因为氧气用光活活耗死的王小顺,连痛苦和悲伤的劲头也没有,只能一脸麻木地走上飞船顶部,想要给自己来个痛快的。
好在也没有人在意他的归宿。除了曾经的梦想(月球)和冰冷的现实(地球)之外,连告别的对象都没有,也许唯一记得他的不过是工作和贷款。
就在这个时候,“王小顺” 遇到了 “嫦娥仙子” 留下的玉兔——嗯,就像我们这些长大后的上美观众,在这个冬天遇到了《中国奇谭》
玉兔和王小顺,究竟是谁接谁呢?
是实现了理想的大人来光荣接走自己童年的期待,奔向春光明媚的生活?还是童年的梦想来温柔迎接绝望的大人,逃离这冰冷灰暗的现实呢?
动画演到这里,意向和隐喻已经非常完整,接下来的故事细节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最终玉兔找到了自己的意义,虽然 “嫦娥仙子” 们的身体可能长大了,但心灵在现实的鞭挞中未必能长大,还需要它带去曾经给孩子以安全感和梦想;
而王小顺也重新唤起了勇气,带着玉兔驶向地球,去直面那个灰暗的现实。
当观众理解到,“王小顺” 和 “嫦娥姐姐” 的精神意象是同一个人,再看这句 “我带你去找嫦娥姐姐”,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体会
——如今看到 《中国奇谭》完结的我们,能鼓起勇气来,翻看自己童年时写下万丈豪言的那个 “神仙簿” 吗?
《中国奇谭》完结了,整个系列的精神内核已经清晰,这就是一场大型的祭奠,用一连串作品去悼念那个已经逝去的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厰”。
毕竟它已经彻底消失在历史中了,留下的是 “上海电影制片厰有限公司”。而在 “有限公司” 前面硬要突兀的塞进去一个 “厰” 字,不肯拿掉——是新生者向血脉的致敬,也是他们的倔强。
《中国奇谭》八个祭品整齐摆在案台,香火也已点上,那看不见听不着的鞭炮,伴随着片尾高亢入云的唢呐声,在噼里啪啦地绽放。
这时应该要有人在唱歌,也的确有人在唱歌,不过歌词含含混混,我只能听明白四个字
——“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