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到刘小样这个名字,我就哭了
看完《她的房间》前两期节目,从那种诗意、人文、理想主义的情境中抽离出来,深深感觉周围的环境都不一样了,我开始以惊奇的眼光重新发现路边的花草树木,开始关注自我,开始抛弃手机、摆脱网络世界的纷扰喧嚣,再次看到身边具体的人和真实的生活。
刘小样把我从平庸麻木的生活里唤醒了。
二十年过去,《半边天》主持人张越变瘦了,被采访的对象刘小样却变胖了。
时光荏苒,但她们都没有变,关系依然是那么亲密,就像一见如故的挚交好友。
看到她们在苍山洱海环绕下,一间幽静的房间,谈论文学、谈论自我、谈论人生意义、谈论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感受,真的让我热泪盈眶。
刘小样没有变,她依然像原来那样,羞涩的笑,对生活细腻敏锐的感受,持之以恒的阅读和思考,丰富自足的精神生活,独一无二、饱满茁壮的生命力。
只是看到她的名字,看到她站在那里,我就哭了。
-
二十年前,《半边天》节目组收到一名陕西农妇的来信,她的名字是刘小样。
她用充满感情、充满细腻生动的文字,表达自己痛苦不堪的内心世界,“被困住”的感受是如此绝望而沉重,让她鼓足勇气向《半边天》写信,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追问一个困扰她多年的问题。
她想找到那个答案。
刘小样的文字深深打动了《半边天》节目组。
张越决定亲自去陕西采访刘小样,“蹲守”了将近三天,才终于打动这位生性羞涩、沉默寡语的年轻妇女,得以触碰到刘小样丰富细腻、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一句“我宁可痛苦,我不要麻木”,让刘小样的名字在互联网上流行多年,所有人都记住了她,迫切想知道她的后续,想知道她到底有没有实现自己当年的理想。
二十年后,一篇《平原上的娜拉》横空出世,让那个已经沉寂的名字再次回到大众视野。
写这篇文章的人正是安小庆。
这次三个人终于聚齐了,在云南大理。
-
刘小样完全没有变,她依然保持着阅读思考的习惯,依然羞涩而真诚,依然对周围的世界抱有深刻而敏锐的感受力。
这二十年,她确实“出走”了,去县城最大的商场卖衣服,去大城市打工,最远去过南方,最后选择回归家庭。
这二十年,她和丈夫相伴相守,送走了婆婆,养大了孩子,看着儿女陆续结婚生子,每到过年,孩子都会回老家,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二十年,她拥有自己的十亩玉米地,在院子和门口种满鲜花,一直在读书、做笔记,积累了好几个本子。
这二十年,她从未辜负过自己。
-
张越采访刘小样,我看有一句弹幕飘过,说张越身上有些精英阶层的傲慢,引导提问的方式也有些高高在上,让人很不喜欢。
我没觉出来,但两人确实是两个阶层,拥有的教育、眼界、阅历也都不一样,所体现在两人身上的,一个是大城市高知分子自信豁达、沉稳优雅的精英气质,一个是农村妇女(只有刘小样)身上那种特有的未被大城市污染过的、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气息。
两人的成长环境、工作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但她们的精神世界,完全可以毫无障碍地沟通交流。
这也是这次访谈如此顺利的原因,丝滑柔软得不可思议,节目所传达出的人文气息、浪漫情怀、诗意氛围、女性内心,可以让观众深深沉浸进去。
刘小样是多么爱笑啊,她的笑容是如此羞涩质朴,如少女般可爱天真。
-
她们交流文学。
刘小样提到了史铁生的《日常生命观》,提到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提到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提到《斯卡布罗集市》,提到叔本华、尼采、黑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她的本子上记录的一句话,也是她很喜欢的、觉得可以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一句名言,来自加缪的《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只要我还一直读书,我就能够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一直与自己的无知狭隘、偏见、阴暗,见招拆招。很多人说要和自己握手言和,我不要做这样的人,我要拿石头打磨我这块石头。会一直读书,一直痛苦,一直爱着从痛苦荒芜里生出来的喜悦。”
“用石头打磨石头”,虽然会痛苦,但依然会有爱和喜悦。
而这句话也正是《她的房间》第二集的标题。
-
从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小样的内心世界更加自洽而成熟了。
她的精神如此茁壮、饱满、丰富,她感受到爱,感受到幸福,感受到这个世界“有花,有大量的阳光”,她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女儿、爱她的儿子和儿媳妇,她也爱自己的十亩玉米地,爱自己家里的一切,爱自己院子里“开得那么红”的山茶花。
她热爱读书,不停思考,一直在践行“自主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去过远方又选择回家,明白了“诗不一定在远方”。
她给孩子以无比丰富而广博的母爱,而不是用孝道去绑架,她不是教育家却胜似教育家,“你越给他自由,他越回家”,她是多么理想、多么优秀的一位母亲和家长,她用爱浇灌自己的儿女长大。
-
我又去看弹幕。
一条是“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另一条是“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是的,这两句话都完美契合刘小样。
她的精神世界、她的自我价值、她的人生意义。
对我来说,只是看到她的名字,看到她站在那里,我就哭了——
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她最大的意义。
愿我也能像她一样,“找到自己就会很轻松,就会爱了!”
再次拾起对人类的同情和信心。
而不是被生活埋葬,成为那个如行尸走肉般,“在日复一日的麻木中逐渐死去”的平庸大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