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导演不太知道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又想显得深刻,又想保持轻快,

又想教育人,又想引人发笑,在价值观大乱炖的电影里,最终导演决定选择让搞笑成为首要任务

就像电影里执着让马继业上清华北大的父母一样

电影舍弃了很多正常世界里应该有的基本逻辑,一切为搞笑铺路

刚开始笑点还像稀疏的小雨一样打在脸上,后面因为笑点过于密集

像大暴雨一样,劈啦啪啦的打下来,只让人觉得喘不过气

到电影三分之二的地方,这些笑点已经掩盖不住电影里混乱的价值观给观众带来的不适

电影的空洞感就在于,导演一直带着演员咯吱你嘎吱窝,你会笑,但是这种笑让人尴尬

而从马继业的角度来带入,整个电影更是如恐怖电影一一样让人不寒而栗,你想想

你父母的生活是伪造的,你奶奶是花钱雇的,你的邻居都是花钱雇来的,连你的发小的故事线都因为他人的干涉而改变

周围人功力世俗而腐烂的价值观侵蚀着观众的神经和本性单纯的马继业,连发小都张嘴就说,什么什么东西能搞大钱

你童年的喜怒哀乐都是假的,你为此挣扎过的也罢,悲伤过的也罢,都是假的,人生仿佛是一片虚伪

你的日记被放大研读,你的微表情被拿来分析,连你为奶奶送葬的眼泪和悲伤都是被人精准计算过的

真让人窒息

至此,一切为笑料开路的刻板化表演模式达到了一种让人极度反感的程度,不是任何一种情景都该被拿来娱乐

当马继业真情实感的为奶奶的去世而嚎啕大哭的时候,台上的主持人竟然开出了,你奶奶的灵魂在清北大学经济管理系的上空等着你这个玩笑,我感觉看到这里,这个电影就值一星

搞笑一直是开心麻花的杀手锏,而剧里的人,执着于每时每刻都在搞笑,每一个动作都精心编排过就是为了让你发笑,你开始像跳膝反应一样跟着电影笑,然后你只能感到一阵恶寒

接下来所有的剧情都展示出了,导演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讲什么的严重逻辑bug。

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人经历过马继业这样的事情,不进精神病院,不去自杀,不跟父母断绝关系都是轻的。

当马继业走出这个精神病的时候,导演让沈腾哭着问出一句,还回家不回家吃晚饭啊,去弱化他们给马继业带来的深重伤害,和那种不可调节性的矛盾。有些事情不能做,是因为有些事情不能被原谅。因为这些事情可能会摧毁他一生,带来一辈子的心理阴影。但是电影仿佛只是说,爸爸妈妈给你开了个玩笑,你竟然会反抗,你咋还认真了。但是爸爸妈妈并不生气,只要你晚上回来继续吃饭就行。

这里的“回来吃饭”显的非常让人窒息,意味着他还是要回到这个环境中被人操控,继续扮演一个扭曲的家庭角色,并且还得毫无城府的去相信曾经伤害过他的父母。

导演你觉得可能吗?

电影本身大概是想讲望子成龙要有方式,应该让孩子追求自己的爱好,但是完全没有讲好,反而让我们透过表象,看见了这个电影团队真正的三观,和在电影的细节中流露出来的集体潜意识,就是中国式父母归根结底觉得自己怎么做不会是错的,即使是错了,也有父母的爱都是伟大的这块免死金牌,最后就是,跟小孩扯上的事情,他们是真的严肃不起来。

本质上就是无法尊重儿童,把他们当成平等的人和独立的个体。并且他们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灾难性影响,天真的幻想,这里还是会有一个团圆的大结局,儿子仍然会健康快乐的继续成长,并且原谅他们。毕竟他们只是任性了一点而已。

这就是中国,任性的父母,懂事的孩子,父母像躁郁症一样不可理喻,孩子却要在几岁的时候就要背负苦难教育,承受父母的疯狂。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中国的父母意识不到,他们在亲子关系中成为了天真的孩子,他们任性妄为。而他们的孩子,才是他们的精神父母。要不断包容和原谅他们父母犯下的错误。

而错的就是错的,用搞笑的方式去掩饰一个悲剧,一个不可能愉快收场的致命性悲剧,然后强行happy ending.

简直是狗屁不通

从马继业的名字被改写的时候,他就没有被当成一个人对待,他是一个纯纯的工具,这个工具应该体恤父母,品学兼优,高校毕业,然后继承家业,并且100%在他的父亲马成钢的控制之下生活

他应该去照顾所有人的情绪,但是唯独不能有自我和任何隐私,他从小到大每一天都被监视,他只能被迫和父母和奶奶挤在一个小破屋子里,没有任何的个人空间,而他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马成钢的想象。

而他最亲近的人都在对着他演戏

而马成钢扮演的根本不是他父亲的角色,而是他的上级。马成钢对待自己的妻子儿子都像对待下属,论功行赏,他不关心他们真正的思想,挖空心思只想控制他们,这种扭曲变形的家庭关系,被他冠上了严格阶级制度,而家庭不该是有阶级的地方,但是马成钢从来没有尊重过自己妻子的意见,也没有尊重过自己儿子的人格。甚至不认为他们应该有自我。

为什么?是因为太爱了吗?显然不是,这一切都是因为马成钢有钱

剧情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所有的事物发展都在马成钢的操控之下,以结果,以资本为导向。而马成钢的妻子,是一个没有任何思想,没有任何自我的附属品,她最的大乐趣就是买包,美甲,把儿子当成讨好丈夫的工具。她除了争宠和吹捧马成钢的戏份。她个人角色相关的细节铺垫几乎没有。她是一个纯纯的道具。

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扮演了马成钢这种爹味企业家意淫中的完美妻子形象。

电影里有一段,马丽饰演的这个角色终于站了出了说,为什么要让孩子捡破烂,这样没有考虑他的自尊心啊!

然后马成钢就甩给她一个爱马仕的包,然后说了一堆假大空的空话,说是这样就是为孩子好。然后马丽那个角色就说,我刚才生气了吗,我没有,刚才发生了什么?导演在这个时候抖包袱,call back,制造笑料,让我十分的尴尬

小夫妻间的情趣应该体现在无关痛痒的小事上面,用一个包便可以化解,就会很甜在大的价值观面前,一个亲妈怎么能被一个包收买?儿子的尊严确实被践踏了,这个时候玩包治百病的梗,简直是不合时宜。

这个剧情想表达什么?只要有钱就行是吗?

把这种包治百病的无聊烂梗堆砌在一个女性身上,我真不知道马丽来演一个这么空洞无聊的,只会附和自己的丈夫,没有任何深度,没有任何主见的扁平形象的人物到底有什么意义?

感觉就是一个榜上了大款的花瓶,根本对于儿子的教育没有任何责任感。任由丈夫为所欲为。即使她认为丈夫错了,也不会坚定的站出来,给点钱马上闭嘴。

这真的好笑吗?

说实话,她这个角色都不如西红柿首富里面的夏竹,至少那个女孩是有灵魂的

而电影的结局就更奇怪了,马继业去报考了体育的学校,本来这个转折还可以,但是跑一跑在比赛过程中让他去捡瓶子?这剧情是想表现他彻底疯了吗还是什么?

如果说此举也是为了堆砌笑料,但是我已经彻底笑不出来了

然后马成钢笑嘻嘻的问他媳妇要不要再生一个,我看到这个地方一脸问号,这个意思是一个孩子摆脱了他的控制,然后再去摧毁一个是吗?

没有看到剧情里他跟孩子真诚的道歉,或者意识到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伤害会有多大,如果现实中有这样的事情,这个孩子不会精神失常吗?不会自杀吗?不需要心理治疗吗?

如果说之前他之前还是以功利性目的为主,至少说明他是一个以事业为主的企业家。而他最后的态度,衬托的整个电影就像个玩笑。到最后,我就觉得他的孩子对他来说,连工具都不是,是玩具,没了一个再换一个,连功能都不必有。

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有钱呗

这电影,拜拜吧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