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托骑士》是杰夫·尼科尔斯编剧兼导演的作品,故事改编自丹尼·里昂的同名摄影集《The Bikeriders》。

...

故事背景设定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中西部,讲述了一个名为“Vandals”的摩托车俱乐部及其成员生活的故事。

那是个特殊的时代。越战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影片的“字里行间”,理想、迷惘、失落、孤独等时代情绪交织一处,汇聚为一个关于自由的回溯。

人对自由的追求源于某种缺失,自由从根源上不是一种完满。可以说,自由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结果。

自由一旦取得了成果,便是新的牢笼。

这塑造出本片迷人的时代气质,但导演似乎仅仅停留在这些表面的光影和美好的自我想象中。这让电影显得无比空洞。

最终,电影松散的结构令本片同奥斯汀·巴特勒的谜之自信一起,在建立之初就垮掉了。

...

2、

显然,导演通过电影,在追求、复刻老牌的美国精神,就像《教父》中柯里昂,《美国往事》中的面条,《情枭的黎明》中的卡里多。

...

这些经典角色受生活所迫,早早混入江湖,游离在法律边缘,内心牢牢坚守着开拓者的精神:坚强、隐忍、讲义气,互帮互助。

正因此,《摩托骑士》浑身上下透露着“过时”的男性气质,在me too文化盛行的当下好莱坞,本片正如它所致敬的角色一样,充满了开拓者精神。

...

可能这就是导演所理解的骑士精神。

如果说,骑士精神的背后是高贵的自由意志,那电影中的骑士们至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高尚的特质,他们胆小怕事,俱乐部只是自己的避风港。

这是电影显得空洞的第二面。

3、
对国内人而言,骑士精神是个舶来品,没有对应的文化基础。

骑士精神是贵族精神,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天然具备阶级属性。

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公正、灵性等道德准则。

片中的骑士们其实不具备高傲的身份优越感,他们是失落的时代下失落的人民,是一群被主流社会排斥的边缘人物。

这让他们的团结精神反而多了一层抱团取暖的唏嘘感,也凸显出他们生活方式的脆弱性,犹如空中楼阁。

4、
汤姆·哈迪扮演的Johnny创立了Vandals摩托俱乐部,俱乐部成员都是一些热爱摩托车,追求自由生活的底层白人。

促使Johnny创立俱乐部的契机是马龙白兰度的电影《飞车党 The Wild One》 (1953)。

...

一天晚上,Johnny在电视机上看到该电影。

电影中,有人问马龙白兰度“你们在反抗什么?”帅气的白兰度反问道“你有什么?”

你有什么,Johnny一边重复着电影中的台词,一边暗自下定决心,创立俱乐部。

...

沙发上的妻子听到他自言自语,一脸迷惑,这里预示了他和妻子貌合神离,脆弱的家庭关系。

在后续剧情中,通过女主之口,我们得知Johnny是个gay,喜欢男主Benny (导演在这里的表达其实不清晰,女主说的爱到底是欣赏还是真爱) 。

...

Johnny是个非常老派、开明的人。

他对人性是乐观的,他相信男人之间有任何矛盾都可坦诚相待,正面解决。

...

比如当帮内人对他的决策有异议,可以提出挑战,有拳头和刀战两种选择。

当然没人会选择拼命。但是,当遇到不讲武德的年轻人时,这套规则就失效了。这也是为什么,Johnny最后死在年轻人的冷枪之下。

5、
Benny由奥斯汀·巴特勒饰演。今年在《沙丘 2》中,奥斯汀·巴特勒大放异彩,他扮演的反派菲德-罗萨·哈克南为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

奥斯汀这位演员很帅,灯光师为他专门设计了许多环境光。

而他本人也很善于利用光影,展现自己性感的轮廓。

他对自己在摄影机下的形象有着天才般的觉知,但本片中,正是这个天赋阻碍了他对角色的塑造能力。

...

观众看到的不是Benny,而是奥斯汀·巴特勒这个演员,他的个人表演侧面反应出本人不太理解Benny这个角色。

在采访视频中,奥斯汀自称为了表现Benny这个角色,自己花了大量时间骑摩托,并研究如果从动作、角度、表情、语言里发掘Benny的内心(比如研究使用打火机的姿势)。

...

想法是好的,可在执行过程中,奥斯汀的表演过于刻意,使得他对角色的塑造浮于表面,也让Benny这个角色在观众的印象中极为单薄,有点刻板,甚至不如几个配角(比如应征越战落选的Zipco,这个角色与电影的基调非常契合,可是导演给到的戏份不多)。

6、
Kathy是Benny的爱人,由朱迪·科默扮演。这些年,朱迪·科默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多部当红作品,从电视圈跨入电影圈,咖位水涨船高,表演能力亦越发纯熟。

电影通过她的视角,以口述回忆的方式娓娓道来,她的台词能力在片中得到充分发挥。

...

Kathy这个角色虽贵为女主,可在电影所刻画的摩托车俱乐部中,是个十足的外来者,边缘人,与这群五大三粗的摩托佬格格不入。

她在不经意中闯入了他们的生活,又一见钟情爱上Benny,整个过程缺乏一个过程,可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回忆者,她又必须介入俱乐部的核心。

在血气方刚的男人堆里,Kathy成了骑士文学里,光辉的母性形象,可这个角色又和传统骑士文学中的神圣女性相差甚远。

...

我不知道这是导演有意安排,还是我的过度解读。

可是,朱迪·科默这次的角色实在是太成熟了,她93年生人,奥斯汀91年,可在电影中,俩人的感觉仿佛年纪差异极大的姐弟恋。

...

Kathy不像是故事的参与者,而更像引导者:母性的关怀,指引Benny褪去稚气,人格成长。

7、
但是,Benny这个角色几乎没有成长,或者说,看不到清晰的成长轮廓。

这不是奥斯汀一个人的问题,这是电影整体的问题。

它主观上在讲男人的精神成长,可实际上拍成了帮派发展史;它想表达对逝去的老炮精神的哀思,可到底这种精神的实质是什么,电影自己也说不清。

...

就像Benny这个角色,他沉默寡言,勇往无前,善于隐藏情感,对摩托车有着超现实的虔诚,可他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导演没拍出来,演员没演出来。

对于观众,Benny永远是个谜。这也是为什么,当Johnny提议Benny接管俱乐部,并说只有他最适合,因为他是所有人的榜样时,电影显得如此怪异突兀。

打架第一个冲上去虽然很勇猛,但也不至于成为所有人膜拜的理由吧。

...

Benny这个角色最后甚至是可有可无的。

8、
电影虽然没有从正面讲清楚摩托骑士的精神内核,可从反面映衬出该精神内核中不该有什么。

片中,有个小孩仰慕俱乐部拉风的派头,带着一群小弟想加入俱乐部,被Johnny拒绝。

...

Johnny随后测试他,表示只有他一个人能加入,他必须撇开他的同伴,他一口答应了。

Johnny讽刺他是个背信弃义的人渣,这让小孩的自尊心很受伤。

之后,小孩加入分会,并以帮内人的身份,以刀战挑战Johnny。

Johnny赶到决斗现场,刚掏出刀子准备迎战,就被小孩一枪打死。

...

这个场景正如《情枭的黎明》中,卡里多因为自己的仁慈,放走年轻的毒贩,在电影结尾被毒贩报复,一枪打死的情节。

...

偷窃、家暴、杀人、贩毒、背叛,出尔反尔,这是小孩这个角色的精神内核。

新生代的阴险人格取代了老派的阳光精神,这基本是上世纪美国黑帮电影的核心主题,也是《摩托骑士》所致敬的对象。

综上,《摩托骑士》所表达的想法很多,却毫无重心,从结果来看,这部电影是比较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