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伤害,父亲的保护,女性友谊的脆弱与失落。

说实话,我有点喜欢丽奈。她坏得很“标杆化”:嫉妒、报复心、想占有别人的幸福,一步步滑向了不光彩的选择。可每一次看见她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忍不住叹口气。因为她的坏几乎全是原生家庭和缺爱一步步养出来的,她身上那种扭曲的执着,反而让我觉得真实。

尤其是富山的大雪里她在藏起外婆后,笑着看着美纱的瞬间,忍不住想说“疯了吧”,但是又觉得那个瞬间比任何时候都让我觉得震惊:丽奈,你真的不是在爱着美纱吗?

当一个人极度渴望与另一人融合,无法忍受她和别人分享情感时,占有欲和爱欲会交织。但是,从“浪漫爱”的角度出发,丽奈对美纱的感情中并没有明显的恋爱或性指向,她的情绪焦点还是在“我不想失去这个唯一对我好的人”,而不是“想成为她的伴侣”。

丽奈的妈妈,在婚姻失败、生活一地鸡毛之后,把所有怨气都倾泻到孩子身上。看到女儿和继母亲近就嫉妒,用愤怒去打击孩子的笑容,在厨房摔摔打打,只为了让孩子知道——“你不许快乐”。最残忍的一次,是她当着童年的丽奈选择了自杀,把绝望扔给了一个小女孩。从那一刻起,丽奈的生命就像被雨淋湿的棉花,怎么也干不透。

丽奈的整个成长都像是围着这场潮湿生活打转。她学会了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不敢自由地表达自己。别人问起母亲,她要用谎言编一个“能干的职员妈妈”,好像这样才能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单。这样的孩子,其实心里早就裂了一道口子。

丽奈对美纱的感情接近于“强烈的依恋与渴望救赎”。她把美纱当作世界上唯一的安全出口,这种情感带有一种替代父母之爱的渴望。这种依恋往往很浓烈,以至于看起来像爱情,但本质上是想要独占温暖、害怕被抛弃。

嫉妒、争夺、敌意、渴望靠近,如何与爱区分开来呢?

戏剧最会玩的,就是对比。丽奈的好朋友美纱,有一个温柔得近乎理想化的父亲。父亲的爱就像伞,替她挡住所有的雨。后来,命运安排她遇到了铃木亘——一个为了她,愿意逆转时光、默默守护十年的人。剧情里那种爱情是极致的:第一次见证她的死亡,心碎到死;重来一次,只为了替她改变结局。十年痴情,换来一次救赎。

可是我看着这些“美好”,心里却越来越不舒服。为什么?因为这一切,都建立在“糟糕的母亲”和“伟大的男性”这两极之间。一个女人的人生,好像永远在这两股力量中摆荡:一边是母亲的缺席或伤害,一边是父亲或恋人的拯救。没有母亲,就必须用男性来补偿。这种补偿,难道真的是答案吗?

这部剧改编自韩剧,带着很浓的东亚叙事气质:我们习惯用伟大的父爱、用男性的深情来修补生活的裂缝。看似浪漫,但看多了会觉得无力。难道女人的一生,注定要先被原生家庭伤害,再等一个男人来赎?连好莱坞都逃不开这个公式,《星际穿越》里也是父亲跨越时间与空间去拯救女儿。我们是不是太依赖这种幻想了?

更让我失望的,是剧里女性之间的友谊。原本丽奈和美纱之间有一段真诚的闺蜜情,但随着故事推进,爱情的漩涡轻易地吞没了它。性缘压过了友缘。很多时候,电视剧里的女性一旦恋爱、结婚,就会把朋友抛在身后,朋友只是生活之外的短暂停靠。

而我心中一直向往的,是另一种女性友谊。比如《住宅区的两人》:野枝和夏子年轻时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忙着事业,一个忙着婚姻,彼此有了距离。但到了老年,她们又回到了老家,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走进彼此的日常。她们不完美、不惊天动地,但那种温暖幽默的陪伴,是我真正羡慕的。相比之下,那些手撕闺蜜、闺蜜抢男人的狗血剧情,实在无趣。

《请和我的丈夫结婚吧》讲述的当然是一种奇迹式的爱情:有人愿意为了你重来一次人生,哪怕付出生命。但看完以后,我心里留下的不是浪漫,而是一种疲惫。我疲惫于母亲这个角色总是被写得如此扭曲、失能,疲惫于男性的深情总是被当成唯一的救赎。我希望有一天,影视剧里的女性可以不用被救,也能彼此托举。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能穿越时空的爱情,更是一个能托住自己人生的朋友、姐妹、甚至自己。爱情很好,但愿它不再是女性人生的唯一出口。

看完剧,我的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在大多数故事里,女人能依靠的只有男人?什么时候,女性之间的温柔与陪伴,才能不被爱情和亲情吞没?

聪明的你,告诉我。

爱与守护之前,我最触动的,是那个安静的瞬间:
丽奈走向美纱的时候,手里攥着两条幸运手链。那是父亲再婚的妻子留下的东西。
那个女人,面对前妻留下的孩子,面对一个“拖油瓶”的存在,从一开始冷脸到最后离开,都记得自己答应过丽奈——要教她编一条手链。

那条小小的手链,是丽奈生命里少见的温柔,是一丝不带血缘的善意。

所以,当她看到美纱孤零零坐在长椅上,眼神里全是无助时,她把这唯一的温暖带了过来。她想把自己仅有的愿望、来自另一个女人的温柔,交给这个同样孤单的人。

就是这点善意,让两个本来都缺爱的女孩,暂时彼此抱团取暖。

在命运的板块开始漂移之前,她们曾是一体的。

小岛和小岛在大海里相望着,迎接每一个黄昏和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