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新三粉猛吹打戏精彩,我想说你们说的对。因为这tm就是一部新瓶装旧酒的老武打港片还是一部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港片。我理解你们都是有整顿职场魄力的叛逆青年,追求与众不同、不拘泥古板的心理。但是咱真没必要举着一坨狗屎来说这是中黄矢白。

这部剧既不符合历史(就是按《三国志》来拍),也不符合历史大剧。老三国的服化道是经得起考究的,立案之初就是以名著古典与艺术品的要求去拍!甚至央视版四大名著都是如此,你看看央视《水浒传》的布景,那妥妥穿越回北宋啊!说到这《新水浒》也是新三一样的问题,妥妥的武打港片风格。只不过槽点没朱编高导加一块的连锁反应多而已。

你看新三国的原创部分,前十几集拍吕布貂蝉,还拍出了真爱,问你们新三粉一个问题,知不知道貂蝉是虚构角色?还有就是刘备会盟十八路诸侯一句我是中山靖王之后,袁绍就给了他一队兵马!这不妥妥的邵氏武打片中的情节!现实中谁会这么做?都是自己拼出来。要不然孙策也不会选择拿传国玉玺去和袁术换兵,一天天只想做军阀和军阀太太,却不知道乱世手里有兵才是王道!

还有就是刘备的自刎归天以及导演为了凸显角色的狂放不羁而设计的不束发和人均酒鬼的设定,真的无力吐槽。人家当你的兵卒是为了谋条生路,不是死路,还用自刎归天来展现豪迈,MD现实中小兵只会觉得主帅有神经病赶紧杀了取而代之!还有人均酒蒙子的设定,说明导演压根就没啥功力,只能用这种最粗浅,最直白的方式来展现个人的豪爽与大气。现实中豪爽的人可能爱喝酒,但绝不可能爱喝酒就是豪爽的人,这么公式化与通用化的表现手法再次说明导演不过是一个吃了时代红利却没啥真本事,滥竽充数、捧上高位的人而已

再者就是披头散发的设定,就算是近代史的清朝,人家留辫子也是要扎起来的好吗,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为什么会出现,就是因为螨清一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才引起那么激烈的反抗。对古人而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敢轻易毁坏和如此轻薄。明清都尚且如此,更别提东汉末年礼教盛行严苛的年代。导演可能不是不知道,只是单纯的自大妄为而已。就好比高导另一部作品《楚汉传奇》中那一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了”,这头四竹真敢拍啊!

还有就是曹丕那一句“许褚何人,父王一声令下,他连杀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乎”。套用豆瓣神剧《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老道长的一句话来回应下:“严世蕃如果不孝的话便也忠不到哪去”,古人何等重名和看重三纲五常,如果历史上许褚和曹操真是这样,我只能说这俩神经病早就被推翻了。篡汉的可能就是刘丕或者朱丕,绝对不可能是曹丕。

关于这部剧的选角就俩字“敷衍”,导演没考虑过形似与神似。就好比李世民的画像是典型的壮将军之像,但是马跃很消瘦,不符合形似,不过人家眉目传达出来的霸气与柔情,让你感觉历史上的李世民就是这样的。同样的还有《大明风华》中的王学圻以及《雍正王朝》中的焦晃老爷子。何等神似。至于形似你看看老三国的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86版《西游记》的师徒四人等等。简直就是从画像中走出来的。

反观我们的传世冥作《三国》,像藏獒一样动不动就大吼大叫的曹操,找了弱智的肌肉男演张飞、找了个一脸阴鸷的文人形象演员演刘备。还有那个一股局味,脑满肥肠的袁绍,我怎么都不能把他与历史上那个敢拔剑对董卓喊出“吾剑也未尝不利”的意气风发少年郎联想到一起。还有刘备,为什么演义小说不少,偏偏三国这么被国民认可。因为刘备代表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也是悲剧色彩的英雄,国民向来同情这种人。如果不是刘关张在乱世中所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与英雄主义的浪漫,拉高了整个时代的高度,东汉末年与五胡乱华有何区别?

历史上的刘关张曹绝对是不完美的,因为他们也是人,人性就是会有各种缺点,所以他们的光辉形象只存在于小说中。但是古代甚至近代百姓所喜欢的是对他们身上那种理想的向往,比如:刘关张的义薄云天(你不管怎么说,都无法否定夷陵战败对蜀汉的影响,但刘备不顾一切发动这场战争的初衷是为兄弟报仇!)、曹操孙策的自主成功创业(饱含热血却无同道中人的曹老板与寄人篱下愧对父亲期望的孙策)、诸葛亮的忠臣模版等等。每个人在那些角色中都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心理归宿,这才是三国演义对后世最大的影响!

这部剧与《三国演义》的初衷不符,也与历史上的三国相去甚远。原创部分更是垃圾中的垃圾,导演编剧的功力在一个角色就能看出差距。同样是老谋深算的角色,倪大红在《大明王朝1566》中演的严嵩总给人一种老兽藏爪但出手就能致命的可怕感觉,同样是这种藏器于身的角色,在新三里面演的司马懿有种神棍+神经病的特质,总感觉是剧情杀或者主角光环才成功的,台词更是雷到爆。想必他演的严嵩才更符合他在新三中那句:“这把剑我磨了二十多年,今天才出鞘”这句话。

同样的问题,在每一个角色上都有,甚至更多。这里不过多赘述,总结下这部剧于里于外这都是一部三观极其扭曲、制造粗糙、台词毫无营养、演员基本摆烂、剧情甚至没有完结、内容又臭又长的工业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