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eparation》和中国的《地久天长》一样都在柏林电影节同时获得了影帝影后,同样都是家庭片,都在颁奖礼大获全胜,很遗憾到了2021年才看到这一部优秀的伊朗电影。

电影的英文叫《A Seperation》,中文译为《一次别离》,起初我认为不好,不恰当,太轻了,用“一次别离”来表达整个伊朗的社会面貌和人文环境,难免让人觉得承载不了,可转念一想,这个名字起的很好,以小见大却也突出了其中的厚重感。

这样一部伊朗的现实主义电影,围绕一件矛盾冲突展现了伊朗资本主义与宗教信仰,中产阶级与穷人之间的矛盾。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理由。

关于一次别离我看到的:

一、父爱与母爱的别离:

现代婚姻的不幸和不美满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孩子变成了大人们离婚的牺牲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来陪伴他们长大成人,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二、上层阶级和平民百姓的别离:

电影中外婆和特梅在法庭外复习历史知识时说过,“在萨珊王朝时期,人们分为两个阶层,上层特权阶层和平民百姓”,外婆特意强调了“平民百姓”。在伊朗,社会等级是一直存在的,正如片中的这两个家庭,代表资产阶级的纳德与西敏一家,代表普通百姓的女佣瑞兹一家。在法庭的戏份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有钱人掌握着话语权和法官的好感,法官在发言权上偏袒资产阶级,就连被请去作证的女教师都帮着纳德一家,即使她是在说谎。

电影中讽刺是,越是受过教育的人越容易说谎,反而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社会底层老百姓更加真诚,而法庭显然更相信受过教育的人的素质。道德和法律,诚实与谎言犹如风中飞絮般摇摆,这也是这部事故性影片的重点,究竟是谁在说谎?真相到底是什么?

三:信仰与现实的别离

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一个特殊的存在。伊斯兰教在伊朗是至高无上且不容置疑的,即便是法律,也比不过一本《古兰经》。

过去的伊朗,宗教信仰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人们恪守自己的信仰,有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和做事准则,把宗教当成是衡量自己人品的标尺。正如电影中展示的,女佣瑞茨做很多事情,都会考虑是否在宗教信仰允许范围之内。纳德的父亲尿裤子的时候,瑞茨先打电话去咨询,如果给他父亲换裤子会不会触碰信仰受到惩罚;在她诬陷纳德,即将获得大额补偿时,却又时时备受内心的谴责与折磨,害怕因为自己撒谎遭到报应,几经纠结之后还是选择了说出事实真相。她守住了自己的信仰,却又因为坚守信仰而导致现实中自己的家庭支离破碎,陷入困境。

女佣瑞茨一直用宗教信仰作为标准行事,她是伊朗宗教文明的象征。而另一方的纳德,接受了现代文化教育,思想开放,是精英阶层的代表。他思维敏捷,理性善辩,为了证明自己的无辜据理力争,甚至谎称自己不知道瑞茨怀孕,他并不相信深深烙印在瑞茨内心的那一套宗教信仰。法庭作为现代文明的审判机构,审判更多的也是依据证据而不是道德。似乎在当下伊朗社会,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不相信宗教信仰,他们内心深信的是事实、证据、金钱、资源,这是他们的处世准则。两者不同的价值观和做事准则,代表着伊朗社会宗教信仰和现代文明的别离,折射出信仰与文明的冲突,这也使得伊朗民众陷入更大的迷茫和困境:当《古兰经》的教义与现实生活出现分歧时,是选择接受现实并默默承受着内心的谴责?还是坚守信仰却看着现实生活在眼前逐渐失控?是该坚守心中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还是彻底舍弃信仰,全力拥抱现代文明和法律?宗教信仰不能救赎现实生活,而法律就能达成真正的公平公正?

而这些,似乎没有人能给伊朗人明确的答案。宗教信仰与现代文明交织在一起,彼此嵌入,构成了对伊朗民众的双重思想影响和渗透,也让民众内心充满困惑和迷茫。伊朗的宗教信仰和文明建设,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何才能在对立、割裂中实现相对折中和统一,是伊朗社会需要不断探索才能穿越的迷雾和困境。

而电影里两个孩子都是纯洁的象征,特梅与瑞茨小女儿从友好到最后略带敌视的目光接触击中了我的心,两个孩子自始至终都在用自己的视角观察着大人的世界,观察着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看着种种冲突,甚至无辜陷入灰暗的矛盾。阶级矛盾、阶层固化没有化解,社会的分隔也在两个孩子的心中扎下了根。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特梅一代又该何去何从?我十分好奇电影的最后女儿特梅在律师面前会说出什么,真相?纳德可能入狱,家庭注定破碎,患病父亲谁来照顾?瑞茨有罪?法律的评判无疑又是这个悲惨家庭的一道枷锁,小女儿跟着失业的父亲?血淋淋的现实,无穷无尽的问题。在走廊里焦虑的夫妻,在伊朗水深火热的人们,在荧幕面前焦急的我们都在等待解决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