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未谋面的美国亲戚,这是网友对于美剧《摩登家庭》的评价,而对于我这个广东人而言,康家乃至昌盛街的街坊们,则是我素未谋面的广东邻居。《外来媳妇本地郎》这部剧,满足了我对“宗族”这一词概念的完美想象,三代同堂,儿孙绕膝,大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这已经超越了一般“家庭”的概念了。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一家人齐齐整整,热热闹闹的感觉,只不过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番景象只有在某些节日,比如春节,才会出现的,节日限定版DLC,但《外来媳妇本地郎》则把这种DLC做成了主线剧情。

跨越二十载,突破四千集,《外来媳妇本地郎》像是一个真实版的楚门世界,只不过不是对演员的窥探,而是对他们所生活的广州,甚至是整个广东,的旧日时光的窥探。

我自认为看过很多集,直到现在周六周日晚上,我外婆都会打开珠江台,当然,不是为了看《外来媳妇本地郎》,而是等8点钟开始的珠江台配音的那些个抗战剧/家庭剧。但你要说这个剧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好看了,我也说不上来,有的人说是自从二哥的扮演者郭昶去世以后就变味了,当然我不那么认为。

我记得小时候放暑假,公共台每天下午都会播好几集《外》剧,而我几乎是从最开始的几集一直断断续续的看,一直看到他们从西关大屋搬到去了列村,那时候虽然多加了几个角色,但核心依然是围绕着康家的,就是康家那时候好还是齐齐整整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康伯康婶渐渐不出场了,然后枝子,天佑,保罗也很久没有戏份了,再到后来他们回到荔湾人家,从群戏慢慢变成了二嫂作为核心,无数条剧情都和她有关。

《外》剧能长青,其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他的接地气,贴近生活,感觉真的就是街坊街俚的感觉,到现在被人批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在于他渐渐变得十分离地化,很多时候能明显感觉出来,他是为了一碟醋包了一顿饺子,为了宣传某些事,而专门想了一集内容出来,而且经常没头没尾,新角色不断出现,然后有些角色看似很重要,结果过一阵子就再也没出现过了。

从众人如数家珍般到的谈资,到如今无人问津的狗尾貂续,不仅是《外》剧的命运,也是广州作为公民社会的一个隐喻。我们能很熟悉的说出「光,宗,耀,祖」,「祝师奶,阿娇,老作,洗剪吹」,但现在打开电视却满屏叫不出名字的新人,哪怕是,天佑,枝子,保罗,人物还是那个人物,但饰演他们的演员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几个演员了。

提起广州的市长,第一个想到谁?我猜大部份人脑海里只闪出三个字「六百万」万庆良。什么叫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当年全部人都在骂他作秀,骂他博取了太多的曝光,可是自从万庆良以后,你知道广州换过多少市长,分别叫什么名字,有过什么政绩嘛?

曾经,广州是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中国是个面向世界的国家,《外》剧这么多年来,出现过不少的外国人,去过不少国外拍外景,甚至一个小小的汝好茶餐厅都有外国食评家到访过。一切都朝气蓬勃,一切稳中向好,一如当时的整个时代。可不知何时起,剧情的发展越来越困于荔湾的那一亩三分地,即便是出外景旅游,也从豪华邮轮行,变成了乡村振兴的宣传片。

看着康家人从一间货真价实的西关大屋,到现在一眼就看出来是搭出来的厂景,也像一个对时代的巨大隐喻,理论上来讲,经过一次拆迁再回迁后,康家是越来越有钱了,越来越幸福了,但是给人的观感却是,越来越虚假,越来越离地。而康家吸引人的那种「济济一堂」的感觉,这么多年的变迁,不知道被埋藏在了何处。

如今,《外》剧被人讨论最多的是:何时“折埋”,而被扫入历史垃圾堆的,又何止这部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