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在西方公映的影片,1928年在巴黎上映,1929年在伦敦上映,泰晤士报“剧情忧虑,观客如同重读古中国神话一般。”
2.我国第一位提出外景拍摄的导演,用几十人+叠印+蒙太奇创造出千军万马的气势,其服化道、场面调度颇有现代战争片的雏形,不仅如此,侯曜导演创作风格与日后郭沫若说的“创作历史剧的标准(大处不虚,小处不拘)”相似,侯曜提出的戏影应当重于所见的观点为日后革命历史战争片的题材提供了理论基础
3.形式上综合法国的超现实主义、美国好莱坞情节剧、苏联蒙太奇,景深特写快速剪辑。叙事上两线交织结构: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白马将军和孙飞虎的对抗。
内容上出现了对梦境的描绘,形成了类似于弗洛伊德和拉康提出的视觉依恋。
4.改编自古典小说决定了影片不会有多现代的主题表达,但从影像风格、电影语言的探索我还蛮喜欢侯曜的,看着看着有点黑泽明的感觉
西厢记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时间线
看了一下豆瓣上大部分影评的时间线,感觉都不太正确,所以我想就影片里的主要画面理一下我理解的时间线,重要线索是手表和草帽。影片分别出现了开头和结尾两处乘船(显示草帽)和中间一处乘船的画面(乘船有4个去向,去杀人,杀人后,去拿钱,拿钱后 ...
一、故事梗概:一位导演和电影小组在创作时面临的困境,也可以理解为费里尼的一部吐露内心的、私密的自传。叙事上既通过线性事件直接推动,又将摄影机侵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意识流),将主人公的梦境、幻想、回忆以及梦境与现实的穿插交织起来,既打 ...
一、极简主义的实践1.镜头语言:全篇的镜头语言简洁单一,主要是固定镜头+横摇和手部大特写,辅以跟拍和极少的推镜头。效果:让观众在冷眼旁观与感同身受之间来回跳跃,一边怒其不争——思考主角为什么选择盗窃而不是正经工作、思考主角为什么执迷 ...
遥想小时候妈妈给我念的《圣经新约》上帝手中有一卷书卷,被七道封印封存,羔羊(象征耶稣基督)逐一揭开封印时,会引发一系列末日审判的征兆:第一封印:白马与征服者出现,象征战争与征战斗;第二封印:红马骑士执大刀降临,象征杀戮与暴力;第三封 ...
1.诞生于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的《南海十三郎》,恰是香港人身份认同焦虑的巅峰。“偷走我左鞋子的是英国人,偷走我右鞋子的是日本人”,影片中粤剧从大张旗鼓人声鼎沸到草台班子卑劣魔改,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要么失语,要么乱语,粤剧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