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映礼看完花样年华及25周年版本加入的花样年华2001,本以为新版是在原片中剪入新的内容,没想到是在片尾放映一部新的独立短片,并试图与上世纪的故事进行映照。短片的叙事和意象,都太像是多年之后纽约的蓝莓之夜。作为花样年华开拍时的第一场戏,或许也是在弃用后被改写成了蓝莓之夜。
在两部影片的相互映照之间,一些表达似乎也变得更加清晰。从幽暗的走廊、楼梯和门道到明亮的便利店大门,过渡空间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环境的不断更迭。服饰上,从旗袍到风衣的改变也是一种后现代历史主义的表现方式,时间的流逝通过她衣橱的变化得以仪式化。同时,由暖黄变为蓝白的色调,或许从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地缘上的表达。
周苏二人在原片中短暂而受限的相遇,在新的片段中得以延展。彼时的二人相遇在更迭之后的新社会环境,也不再有过去故事中的束缚感和时间的模糊性。两人内心的情感挣扎与怀旧回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烟消云散,过去与未来被撕裂的心境、过渡时刻的文化动荡和身份危机等存在性思索也都随之褪色。
短片最后的那个深吻,有一种不顾一切的末世感,既直指周慕云与苏丽珍之间无法挽回的过去,也映射了香港被遗忘的过往历史以及这座岛屿幻梦式的未来。
新花样年华,或许是蓝莓之夜的前身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列车穿过花和山林 驶向过去 汇入光的灰烬
水滴,水滴,水滴。单看片名的时候,我无端地联想到黄锦树,和他那永远不会停歇的无尽绵延的水流。隆隆的列车声,哗哗的雨声,水与水滴之间清脆的碰撞声。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氤氲迷蒙的、浸润世间万物的水汽里。导演说,影片中展现的负片,其实并不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