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钧,可谓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中国导演,在职业生涯最初五年,他竟凭借四部影片在戛纳杀出一条血路。上个月他的作品《永安镇故事集》从戛纳回来后两年才上映,被不少观众群嘲为“小布尔乔亚式的自嗨”,饱受争议。
... 商业至上的今天,具有作者性表达的艺术影片确实容易陷入票房毒药的泥潭。金鸡影帝坐镇,平遥影展勇夺费穆荣誉,原著作者余华赞不绝口,6.2万人想看,上映3天破亿,这一次他能否为艺术电影打个漂亮翻身仗——
... 河边的错误 (2023)7.6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犯罪 / 魏书钧 / 朱一龙 曾美慧孜
... 死者是一位名叫王凤霞的老太太,人们都叫她幺四婆婆,她的颈部被利器击中,鲜血洇红了身下的干草堆。
... 警方在现场还发现了一个手提包,里面有一个在常见不过的雪花膏,还有一盘普通的磁带。播放以后,里面传出来周华健的《花心》。马哲的手下小谢反复的听着磁带,以至于嘴中总是在哼唱《花心》的旋律,终于让他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 王宏(莫西子诗 饰)主动联系警方,希望不要讲此事告诉他们的家里人,自己会积极的配合调查,并表示自己曾在案发现场看到一个大波浪的女人。马哲又找到了理发师许亮(王建宇 饰),他看起来唯唯诺诺,一直喃喃自语道,知道此事与自己脱不开干系,只希望警方给自己一个痛快,赶紧带走他。后来翻阅卷宗才得知,许亮有过“前科”,曾因流氓罪被判八年,后来才发现是污蔑,就这样也坐了七年的牢。
... 就在此时,马哲和小谢吃饭的时候,在门外发现了一个一闪而过的身影,冲出去一看,是满脸是血的疯子。案子破获了,疯子是毋庸置疑的凶手,他被抓获,安置在了精神病院。即便如此,马哲心中仍觉得有疑点,王宏为什么会被杀?他口中的大波浪又去了哪里?
... 马哲的妻子怀孕了,在二人去做产检时,医生却说他们肚子里的孩子患有基因病,有10%的概率精神会出现问题。
... 目击幺四婆婆案的小男孩死了,是疯子干的。有目击证人亲眼看见,在河边,他跟在小男孩的身后,趁小男孩回头,一石头砸在了小男孩的脸上。
... 马哲为了案子日渐消瘦,目光也越来越呆滞。回到家中的他和妻子有说有笑的吃饭,一回头,那个已经被他扔掉几片的拼图,竟然一个也不缺的拼好,挂在墙上。
... 第二天,他向局长自首。可是局长却说他们的人日夜蹲守在庙里,根本没看见疯子。马哲着急地向局长表示自己昨晚一共开了四枪,只需要找人检查一下庙里墙上的弹孔就可以证明。局长却让他打开自己的配枪,六四手枪中应该有七枚子弹。马哲赶紧取子弹,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六颗、七颗!一颗不少!
... 超16毫米胶片粗粝的质感、贝多芬的《月光》、人物心理的外化展示......魏书钧在视听形式上的确又迈进了一个台阶。
... 在故事内容上,原著小说以寓言式的手法展现出了一个更为血腥的世界。1987年,余华的这部中篇小说显然是当时“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品。在平遥的映后交流会上,余华提到,《河边的错误》已经有四次改编电影版失败的经历,其中还包括国师张艺谋,“跟张艺谋两个人讨论了四五天都讨论不出一点头绪来,所以后来转到《活着》去了,后来又有两个。”国师没有选择《河边的错误》恰恰在于文本的先锋性,最终让他转向了更为展现中国社会的《活着》。但是,显然这一次魏书钧终于做到了,影像在虚拟与现实间游走,主人公马哲在理智与疯癫中徘徊,而作为观众的你又会有怎样的答案呢?
*本文作者:浅浅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今年第一华语爽片,原版竟然更加惊艳 今年第一华语爽片,当属《捕风追影》。这部影片讲述天才盗匪与警察的斗智斗勇,成龙、梁家辉等人在片中贡献了精彩的打戏,让人看得酣畅淋漓。或许还有一些观众不知道,这部电影改编自18年前的一部经典港片。而在《捕风追影》之前,这部经典港片还曾 ...
爆笑又刺激,火了37年的神级IP,一回归就吊打全场 在各类风格的喜剧片中,无厘头喜剧绝对是最特别的存在,论爆笑程度应该没有对手。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风格,至今依然无人能及。遗憾的是近年来这种喜剧风格逐渐没落,就连星爷的新作也差强人意。不过,近期上映的一部无厘头喜剧意外地口碑大爆,让这一 ...
全员恶魔!这大胆新片,比电影还瘆人一百倍 平常的午后,14岁的少年走在放学的路上。偶然间,碰到了一位正在抽烟的巡警。巡警叫住了他,要检查翻看他的包。突然巡警掏出了包里的面包,丝毫不听少年的辩解,开始用棍子使劲暴打。甚至直接扒掉了少年的裤子,用打火器就在下体上烙。无奈之下,少 ...
顶流男神,在线热舞,他这次彻底颠覆到我不敢认 如果你是恐怖片影迷,你可能看过《闪灵》《小丑回魂》《宠物坟场》《迷雾》《魔女嘉莉》。如果你是剧情片爱好者,或熟悉豆瓣电影TOP250,《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伴我同行》《危情十日》应该不陌生。但你或许不知道的是,这些电影背后有 ...
国内首部!央视这良心好片,能拍出来就值得鼓掌 2003年4月1日,哥哥张国荣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4楼一跃而下,无数人为之惋惜、悲痛……同时,一个长期被误解的疾病:抑郁症,逐渐得到正视。当时的香港社会对抑郁症认知不足,张国荣担心被贴上“精神病”标签,拒绝住院治疗,仅依赖药物且没有 ...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