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带来的一则小品,看的还蛮有趣的,我更倾向于看(当然对这部作品来说也许不应该用“看”这个动词)W.A.妙趣的短片。这部短片有三个明显的特质:套娃,舞台剧置景,和表达方式。
套娃
作家在Gipsy House-亨利在派对-加尔各答的医生-蒙着眼也能看见的老人-瑜伽大师,我们跟随着一个个不同人物的口述了解故事的过程,可以被形容为一层一层打开套娃,又一层一层合上它们。当然这也是W.A.一直喜欢的把戏,但在这部短片中却分外有趣,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把5层套娃浓缩在一部38分钟的短片中;二是所有的叙事场景全部是舞台剧式的置景;三是讲故事的独特方式,而后两者正是短片另外两个明显的特质。
舞台剧置景
W.A.在最近的《小行星城》中,将他对这种舞台置景的审美偏好发挥到了过度的程度。但与《小行星城》中摄影机连续的横移不同,在这部短片中,几乎所有镜头都是固定机位拍摄的,甚至“工作人员”就直接在画面中切换舞台装置。如果《小行星城》是连环画,那么《亨利·休格》就是连幕间都给你看的舞台剧。我并不认为W.A.是所谓的“对称狂魔”,我觉得他对这种舞台剧置景方式的热爱才是“疯魔”。
表达方式
但我不讨厌《亨利·休格》中的这种置景,我认为这来源于这部短片非常神奇的表达方式/视角。这是一种与普通观影完全不同的视角,在正常的观影经验里观众所扮演的其实是摄像机的角色,但在这部影片中观众更像是一个阅读小说的读者。而影片中的角色也呈现出小说人物一样的口吻,甚至不去展现叙述者所描述的画面,而是展现叙述者进行描述这一行为本身。实质上是与其他电影逆向而行的,通常电影的方法是将文本立体化,而这部电影反其道将影像平面化。做这样一个尝试,仅仅阅读电影台词的文本,是否能在大脑中构成与电影画面类似的场景。
而这一切都可以是为了主题服务的。亨利·休格通过磨练专注力,习得了“不用眼睛也可以看见东西,视力通过身体的其他部分完成“的神奇本领。这本身就非常符合阅读小说的经验,人们通过阅读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图像。我并未读过原作者Roald Dahl的作品,但我认为W.A.成功地把38分钟的影像平面化为了等时长的阅读体验,即我读了W.A.读的Roald Dahl的作品。我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去亲自读Roald Dahl的原作了,这就是改编和原作互相成就的感觉吧。
还有一些调侃和冷幽默的设计,W.A.的老手艺了,另外布景里有一副画很像乔治·布拉克,一个从印象主义走到立体主义的画家,私以为这也和影片本身隐隐有所呼应。
所以W.A.能不能少搞点小行星城,多整点亨利·休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