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搭公车回来,再到坐定,已然深夜。

我不得不再次搁置我的课程论文,算是第一次认认真真写个影评。

今天的厦门骤然降温,其实昨天就有预兆,只不过今早起床,和裹挟着潮湿气息的冷风撞了个满怀,多了份淅淅沥沥的萧瑟。有人说,今天的雨就是热带雨啊,台风带来的、热带的冬季冷雨,真是应景。

真是压抑。

影片结束的不算突然,但对我来说有些意犹未尽。我坐在座位上怅然若失,像是胸口塞了一团棉花,一直堆积到嗓子眼。我好想大哭,可是哭不出来。就像我自认为压抑到顶点的影片的高潮,也就是阿玲独自去做人工受孕手术的片段,我想疯狂地大喊大叫。所以我在等,等阿玲的崩溃和宣泄,可惜,哭和喊都没有出口,只落得个哭笑不得。而我也只能很憋屈的,任由情绪在心口膨胀。

可能这就是夏天的雨季吧。潮乎乎、湿答答的,黏腻又焦灼的。

本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雨季,就像阿玲打了八年的催卵针一样日常,就像阿玲游走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一样日常。一潭死水般的,阿玲的日常。就像沉默的餐桌,面对「失声」的公公,「失踪」的丈夫,只剩「失语」的自己。

...

在学校,是不受重视的中文课老师,被学生们调侃。在家里,是长期不孕、被丈夫家族嫌弃的妻子,是需要悉心照料年迈瘫痪的公公的儿媳。而面对自己的家庭,是需要体恤妈妈和弟弟的姐姐,是发愁加入新加坡国籍的异乡人。所以阿玲对学生说着标准的中国语,对亲戚同事说着新加坡人习惯的英文或是中英夹杂,对弟弟说着朴实的家乡话。这样「三面人」的身份也说明着阿玲面临的三重窘境,这也是今年这个雨季,阿玲生活中几场不可避免的、令人崩溃的热带雨。

但是夏天的大雨总是来的猛烈又让人措手不及。这一场来势汹汹的大雨叫郭伟伦。

秘而不宣的感情自榴莲伊始。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选择了榴莲,有人解释说榴莲虽然臭,但口感却极佳,所以才以此作为师生恋的意指。但我知道的是,镜头从教室外开始移动,伴随着阿玲和伟伦一起吃榴莲的声响,像极了恋人间亲吻的啧啧水声,氤氲着师生「偷吃禁果」的暧昧气息。

...

伟伦对阿玲来说有什么特别呢?作为不被学校尊重的老师、不被丈夫尊重的妻子、不被陌生人尊重的女司机,她看到伟伦作文里表露的「尊重」,所以她笔尖一滞,笔墨留下刺目的红色晕影,阿玲的心中也自此晕起一片涟漪;作为不被学校需要的老师、不被丈夫需要的妻子、不被新加坡需要的马来西亚人,她看到伟伦便签里对她的「需要」,所以她去看伟伦的武术比赛,庆祝胜利的榴莲也是他们走向对方、「再尝禁果」的开端。

阿玲对伟伦来说有什么特别呢?她是他身边最能弥补家庭关爱缺失和母亲角色空白的人,她是让青春懵懂、年轻气盛的他有性冲动的人,就像夏天的雨,莽撞的、没来由的、不知所措的、简单又直接的。但这不过是十几岁的毛头小子,所以才会在肌肤之亲的时候问「我做错了吗」「你OK吗」,才会在阿玲抵触时发疯似的要跳车,才会在「分手」后真的痛哭流涕,真的感受痛彻心扉。但这也就是十几岁的毛头小子,都做不到对自己负责,更匡论对别人、对感情负责,所以他才会在追尾后逃避责任般的溜去乘公车,这莫名其妙的情愫就像每年雨季都会有一趟的大雨,来势汹汹却无疾而终。所以安静地等待雨季结束,「以后就会习惯」的。

...

影片中还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

比如阿玲梦里的那场雨带来的是一个新生儿,在现实中却带走了公公的生命,而公公生命的逝去又给阿玲带来了一个新的生命(伟伦的孩子),这种向死而生、生命往复的奇妙也通过热带雨串联起来。

比如学习武术的伟伦和喜欢看武侠片的公公,在纸上写下拼音的伟伦和在伟伦手臂上写下「帮」字的公公,还有儿子与父亲只有一个字的对话,以及公公用眼神示意阿玲要「笑」的场景,这些沉默的片段实则极富戏剧张力,蕴含着绵延不绝的想象和余韵悠长的回味。

比如阿玲一个人去医院做人工授孕,歌剧的音量陡然提高,我像是被紧紧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保鲜膜内,让我只想撕碎这音乐,压抑地让人抓狂。后来看导演采访,他说这部电影全片都没有配乐,但是这场戏选了背景音乐,是亨德尔根据莎士比亚剧作创作的歌剧《裘利西斯·凯撒》。里面的一个女声是凯撒的情人,凯撒战死了,她接获消息,爱人已经离世,于是把心中的痛唱出来。其实它代表阿玲内心中的呐喊,她希望挽回自己和丈夫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公车上阿玲与伟伦十指相扣的掩护,竟然是写着「礼义廉耻」的文件夹,充满着甜蜜又背徳的拉扯感。

...

再比如导演很爱运用逼仄的空间,窗户紧闭的汽车、医院的手术室和私密检查室、家中卧室的镜子和车内的后视镜、伟伦不太宽敞的房间等等,正是这些狭小的空间放大了人物的情绪:未孕的自责、夫妻关系的压抑、对晚归丈夫的失望、看到出轨时的惊慌、隐忍克制的情欲等等。这些情绪从逼仄空间的缝隙中逃离,在热带雨的潮湿中发酵,也让阿玲的内心更加黏稠而粘滞。

对经历了亲人离世、失业和离婚阿玲来说,伟伦只是她混乱雨季的最后一场大雨,这场大雨的了结也宣告着雨季的结束和雨过天晴的重生;但对于伟伦来说,阿玲却是他的一整个雨季,不过这一年的雨季也将成为伟伦人生中「终会习惯的」一场热带雨而已。

影片最后,阿玲离开了带走年老生命(公公离世)又无法带来新生命的新加坡,回到了有年老生命陪伴(妈妈)和孕育着新生命的马来西亚。这里阳光普照,泛着生命的光辉。她开始新的生活了。

第一次看陈哲艺导演的影片,讶异于他的情感之细腻。像是捕梦网,每一个暗戳戳的细节如羽毛般搔动人心,但又能通过欲言又止的台词、画面和情节将人囿于情绪之网,难以逃脱,写到现在,我心中的郁结才散去一些。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我觉得陈哲艺导演想要传达的东西真的很多,除了禁忌之恋之外,还有女性的家庭角色和社会地位,女司机「污名化」,分割遗产的冷漠亲情,新加坡学校轻视中文,异乡人想要实现「阶级流动」的困境等等等等。那就等我「下一次热带雨」再慢慢体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