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反感主旋律电影,这是国家价值输出的手段。但是主旋律电影的招牌,不是电影质量的挡箭牌。从电影的角度上来说,扫黑决战甚至没有及格。

所有的看点,或者说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动力,竟然在预告片里就已经全部放出。导致电影全程并没有什么可以吸引观众的地方,因为我们感兴趣的在预告里已经看过了啊?

预告做的精彩些,吸引更多的观众,自然是好的,但电影的底牌,不能在预告里全部放出。电影某种程度上,是矛盾的集合体,矛盾的穿插,伴随着观众的反应、剧情的走向、传递价值的曲折与摇摆。

稍加用心观看,就可以看到这部电影在剪辑上,并不连贯。明显感受到许多,更现实,更反映人性的场景,被后期删除了,故而,电影在整体上有些很奇怪的不连贯感。

底层人物的特性,是只会看到眼前利益,容易被唆使。这一点,在宋一锐一行被众多百姓拦住时,体现的很明显。但在那位刚刚丧父又被殴打冤屈进入看守所的青年来说,他对宋一锐说的话,竟然是我们都会变坏的?

我理解导演想要传递,想要推进,但放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说出这样的话,实属不应该。在哪种情况下,他只会在乎自己的冤屈,自己的杀父仇人,面对调查组,更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剧中,所有人物的塑造,都很浅薄,也很单纯。宋一锐,是典型的正面人物,从开头,到最后,没有一丝丝动摇,内心无比坚定。这也导致里这个人物没有了张力,没有了塑造的可能,没有了容纳更多的力量。

孙志彪的呈现,真的没有宣传的那么好。金世佳想要摆脱对于自己不会演戏的评价,想要成为一个演技派。但是在表演过程中,却不可避免的落入了用力过猛。又或者说,他对于演技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夸张的肢体语言,癫狂的表现这一层次。虽然他用角色吸毒,来解释自己的表演,但是还是让人感觉有用力过猛的感觉。为了表现演技而去演,观众是可以看出来的。

对于演技方面,张颂文给我的是惊喜,他的双面人形象,表演的很出色。没有一丝多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可惜的是,在真相揭露之后,并没有对这样一个充满复杂的人性的人,进行进一步刻画。还是有一些浅尝辄止的感觉。

最后就是剧情的设计,似乎有一些简单粗暴了。我一直以为,当我们塑造纪念英雄人物的影片时,不应该人为降低那些为祖国付出鲜血的烈士们,以及正在为祖国奋战的战士们的困难。

实际上,扫黑除恶的过程,远远没有电影中表现的那么简单,它更加复杂,政治、商业、地痞,混乱交织,稍不留神就会掉进陷阱,也永远不知到自己的上级,是不是已经被收买。

电影中的魏大勇,几乎就是把坏人写在脸上,这样的表现,难道没有被扫黑除恶调查组怀疑吗?

现实中的扫黑除恶,是庞大、复杂、困难至极的工程。国家为此付出巨大牺牲,百姓因此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牺牲了,以及正在战斗路上的勇士们。

希望,可以有真正表现出他们所遇困难,并真实刻画的影片出现。我们,应该明白那些为人民战斗的勇士们的不易,更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