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洛在开头和结尾两次背毛泽东语录形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对应,不过结尾却是用镜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是反过来的!

留辫子的时候,所长说:看塔洛像个好人;剃成光头以后,所长又说:以前看塔洛有点像坏人,现在怎么看都是个好人——而对于塔洛来说,靠着异于常人的记忆力放着三百多只羊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死后会重于泰山的好人;后来因为醉酒导致羊群被狼咬死,他认定自己变成了一个死后会轻于鸿毛的坏人!【两人对于好人/坏人的区分标准,又形成一种形式上的对立】

所长说,一个人必须有一个正式的名字,还说塔洛这个名字很好听,可最后却还是叫着他小辫子,甚至都想不起来他叫“塔洛”!对于这些人来说,塔洛是谁无所谓,知道小辫子是一个放羊人就行!

塔洛作为一个“原始”和“边缘”的存在,一开始他拒绝融入主流、融入社会,而-所长、照相馆老板、杨措这些人却都极力的将塔洛往他们的世界拉扯,最终塔洛因为杨措的“爱”——(并非爱情,而是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的关心和在乎)选择融入陌生的社会【吸起来带凉嗖的香烟、深夜唱歌的卡拉ok、杨措口中的拉萨和北京……】。

可也正是因为杨措(城市的象征),导致塔洛深夜醉酒,而造成了众多羊儿被狼群咬死的悲剧,最终使他变成了一个“坏人”!剃光头——正是杨措给塔洛烙下的坏人“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