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冯疯子的这部作品,可以从两个平行的维度来看。
第一个维度,我会完全放下政治化的和生存经验灌输予我的固有认知,放下道德与偏见,放下我思考的某种倾向,归于动物性本能。从这个维度来看,其实这部作品就是关于性本能,用性瘾这个形容词反而不贴切。人类首先通过动物性的本能驱动一切,个体必然会有差异,这是生理层面的本能决定,但是身体涌出的最强烈最原始的性是其中最能深刻反应人本质的东西,它从生理层面作用于人的心理并驱动人的行为。冯提尔找到这种本质并把他作为电影的核心,然后在这基础上附着他的思想,其实在这本质之上,因为导演的表达非常成功,所以它不具备被批判的空间,因为本能就是如此真实,如此没有逻辑。
第二个维度,我的思考维度,抛开性的本能层面,我们来看这个剧本,看冯提尔的思想。首先,剧本是高度自由化的产物,它严谨,精确,可控,两部结合在一起,我其实认为它更倾向于是一部电视剧,类似于伯格曼的《婚姻生活》戳破婚姻的谎言,女性瘾者某种意义回归到的,是男性的性谎言,他们的性本能与其致命的虚伪融合为一体。剧本是通过最后的也是作品贯穿始终唯一让女主角交心的一个代表传统宗教的、正义的男性化身为性侵女性的禽兽,为所有男性的性本质作结,我倒不认为这是讽刺男性的虚伪,而是男性无法真正的以一种坦然的方式理解性本能并在尊重女性的前提下释放性自由。电影中他们不论代表着谁,都无法将他们因本能产生的性冲动与其社会形象对应起来,冯提尔将一个私密性的主体坦然又直接的摆到了台前。冯提尔只是因此提出一个观点,男性在对性的认知和自由度上某种程度上不如女性,他们理解不了女性主动的性和他们强迫女性产生的性二者之间本质的区别。当然,这只针对于这个创作本身。
那么再将两个平行的理解融合起来,就成为作品本身,这部作品表达最多的性,反而只是表达性的工具,而不是性本身,所以性瘾本身,我们可以视为一个在少数圈子里常态化的事物,它病态但未必变态。而性的本质,或者说前提是,彼此基于自愿的基础上产生性行为。
我认为这部作品与女权无关,只是题材恰好是女性,当然如果换做男性视角,可能就是《羞耻》这部创作所表达的东西,但是后者离《女性瘾者》似乎又相距甚远。
两部结合一起打分:
影像80分
剧本95分
2010s代最好的剧本之一
导演90分
表演90分
创新90分
作品分89分
内容系数0.9
影史分80分
它关于性,但与女权无关!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人在做,天在看!
这部几乎将权力与人性剥个一干二净的战争大片,很难说只是拍给人看的,它也是拍给天看的。从一个极其愚昧的解读视角,我形容它是一部以“人在做,天在看”为视角的电影。我一直极其讨厌戏剧类型电影,但是无论是伯格曼还是黑泽明,我都极其欣赏,因为 ...
杜琪峰倾注灵魂的情怀之作!华语类型片的最高标准!
第一次看是用ipad,所以整部电影的影像,它的滋味和它的情怀并不如这次在电影院里所体验到的那般浓郁。理性来说,综合近两年的院线观影体验,它高于花样年华和小城之春,它不仅是杜琪峰的最佳,也是华语类型片的最佳,更是21世纪世界影坛类型片 ...
技术正在控制和侵犯我们的隐私,但它远不止于此...
总是超前于时代的大卫柯南伯格遭遇审美与电影思维日趋简单的主流影迷,豆瓣低分之谜,显然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的伟大的导演们要是能从豆瓣拿到高分,一定是观众发了疯。柯南伯格依旧掌握着技术发展对我们迷恋与求索真实的不可控性,尽管过去那些最超现 ...
在死亡面前,人性无所遁形!
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满足的现实都被淹没在步步紧逼的死亡和日渐膨胀的幻想里,放大的欲望成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严和体面。我还蛮喜欢它切入教授主体的视角,“衰老”当真极其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临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终究只是 ...
表演无关道德!
第二次看,视角会更成熟。叙事上,我认为这部作品画了一个很中式的“○”,除了依旧没有彻底被解答或者她就只应该是如此的汉娜,它让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为都给出了基于这个题材本身比较合适的一个解答。题材上,它关于集中营,关于大屠杀,其实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