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而去》中提到的其中一个主题是‘家’,影片中也通过对人物的叙述展现了现今社会多样的家庭概念,不论是外婆的家就是这一所经受苦难后得来的老房子和老房子里的所有记忆;还是大姐类似‘契约式’的家庭,一种以工作和压力维系的家与关系;亦或是弟弟念清这样的孑然一身,追求所谓‘自由’的孤身一家;也有像孙子阿涛这样的,追逐梦想,奔赴远方天地的希望之家。当乡土开始遭遇物理上的消失和精神上的解构,对于‘家’这一中国人最熟悉的概念是否有新的看法和认同呢?”这是映后,由于时长和自己的犹豫而错过没能向导演问出口的问题,也是对《乘船而去》这部影片我最直接的思考。

饭后在家中整理东西的我,若不是因为地震,导演可能将稍晚到达的通知,差点忘赴今夜影像之约。不过,在卡点赶到影院,灯光暗下,美丽的、春天的江南景色出现在荧幕之上后,我很快便沉浸于电影平淡但深入人心的叙述中。

一定程度上来说,《乘船而上》几乎只罗列了种种矛盾,却没有表达矛盾,我们看到了夫妻间的裂隙,看到了人生岔路口上的迷茫,看到了原生家庭的阵痛,但在电影中,这一切仿佛都表于口,而隐于心。作为长篇处女作,导演在映后也“谦虚”地承认了在情节上的火候不足,但在我看来,也正因为这样,整部影片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气质,这不能仅仅用“纪录片”视角来表述,而是在罗列的矛盾背后,导演用他真诚地观察和克制地表述营造了足以令人信服的生活场景,也让每一个观影的观众都能在影片中找寻到足以引发共鸣的情节和内容。

这也使得这样一部探讨家庭与生死的影片,显得不那么沉重和悲伤,相反娓娓道来的情节,让观众平凑出一个家庭较为完整的全貌,强势的姐姐,有理想易共情的弟弟,游离于生死间,却反而最为豁然的外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可以说多舛却又必然。在生死面前,一切温柔和抱怨都在眼皮闭上,溘然长逝的那刻消散,活着的人今后的人生还将随船漂流,只是在哪条河、随哪阵风,却不得而知了。但相信,见证了外婆的那条船的远行,每个人都会更加握紧手中自己的桨和帆。

也不难怪,在映后的提问环节,很多人都从自身经历出发向导演提问,虽然我不太喜欢这种过于聚焦自我而忽略影片本身的略显多余的提问,但不得不承认,影片却是用了一种可能无意但独特的编排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是一种成功,也值得一份掌声。

当然,《乘船而去》还有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镜头。熟悉的江南小镇和那些早已破旧的渔船。大姐与丈夫的争吵,在由强势女性主导的家庭下,掩藏的是男性对女性决心的不解和女性对男性软弱的不齿。外婆用颤抖的手拿下呼吸器,那一刻儿子的犹豫和不忍。阿涛在蓝幕前搭建的追梦的“航船”上,与外婆遥相的思念。这一切都令人感动,又令人难忘。

这场映后,虽没留下一张照片,也错过了提问,但至少,这场未曾留痕的映后和这部动人的电影,洗净了心灵也带来了思考。

...
没有拿到T恤但仍有签名海报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