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是享誉全球的电影大师,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电影银幕中,哪怕是将缩小到最小的地步,他的大名也不可不提......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他在为别人造梦的同时,他用影像也将自己的梦记录了下来。

...

01

从《大白鲨》到《外星人》,从《拯救大兵瑞恩》到《辛德勒的名单》,他创造了一部接一部的票房神话。

电影《造梦之家》是斯皮尔伯格为自己拍摄的一部半自传电影。

电影在北美票房也是很“能打”的,还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奖。

但是在国内上映之后,因为题材原因,票房排片一度遇冷,6天仅收了186万。

幼年时候的萨米,通过一部《火车进站》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是1895年卢米埃兄弟执导的一部纪录片。

其中,电影开进巴黎萧达车站,火车冲着镜头呼啸而过,让坐在大银幕前的观众们都大吃一惊。

...

逼面而来的窒息感,引起了极大的惶恐,很多人以为火车都要冲出银幕了。

这一年,也是电影的诞生年。

回到家之后,他拿着母亲送给他的摄像机,用模型反复模拟当时的镜头。

电影的造梦技术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已经撒下了种子。

众所周知,斯皮尔伯格从小生活在单亲家族,围绕在他身边的,是三个叽叽喳喳的小妹妹。

这样的儿童情结,也伴随着他进入到了生活领域世界。

看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你会发现他是一位很有“童年情节”的导演。

不仅表现在《造梦之家》中,大篇幅描绘的童年生活。

...

还表现在他后来的电影创作中,甚至他的很多艺术方面的想象力,都是以童年记忆为跳板来勾勒的。

比如他35岁的时候拍摄的电影《夺宝奇兵》。

一群小孩子们保护琼斯,在一向象征着“弱小”的影视作品中,小朋友的形象突然变成了强者。

比如在电影《大白鲨》中,鲨鱼的攻击,让很多的人们不敢去下海享受自由生活。

...

而故事的主角也是孩子,孩子天真烂漫和毫无防备意识的特征,也成为了鲨鱼攻击的对象。

大师利用了孩子们为主角,渲染出了更多的悲剧色彩和社会人文意义。

这些,都和他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因为有创伤,所以有了悲悯和关怀的一面。

...

02

他生活的转折点,是父母离异。

在电影《造梦之家》中,前面缓慢的节奏已经让很多人“不适应”了。

如果不是后来他在镜头中发现了母亲的婚外情,大概很多人都会昏睡过去。

镜头可以“造假”,也可以反映生活中的真。

少年时期的萨米,拍摄了一段家人出去郊游的视频。

在回放的过程中,却发现了母亲和叔叔的“暧昧”动作,看似欢乐聚会的背后,藏着一段不能见光的真相。

...

他对于母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觉得不可理解,有的时候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

他在镜头中看到了母亲发自内心的喜悦,在她声泪俱下的道歉中逐渐释怀。

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关于家庭的呈现大多数都是残缺不全的。

剧中的主角们,也都出生入死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任务,目的也是为了拯救和挽回那个残缺的家族。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一群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瑞恩.

目的也是为了圆瑞恩家的一个梦,挽救他们的家庭。

...

以家庭作为主体和栖息之地,他的电影中的归家情结,也总是能够唤起不同肤色观众们的共鸣。

也让他的电影有了更多的普世价值。

重新拿起摄像机,萨米探索着生活中未知的领域。

他是犹太人,在学校也难免被歧视,被拳打脚踢。

在毕业典礼上,他将那一位歧视自己的对象拍成了电影中的“主角”,通过巧妙的剪辑,明褒暗贬。

表面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实则是导演镜头下让人不寒而栗的角色。

...

他用自己独有的“特权”内涵了那一位霸凌者。

怀揣着对于电影的梦想,他想要谋求一份相关的工作。

萨米的一生是顺风顺水的,在第一次面试时,就能够遇到伯乐。

他碰到了自己的偶像约翰·福特,大卫林奇客串。

...

约翰告诉他——

“地平线在下面,有意思。地平线在上面,很有意思,地平线在中间,那就很无趣”。

约翰的这一句话,点醒了男主角。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的地方,不管是将摄像机放到底部还是顶部,有始有终就会很有意思。

而想要面面俱到,瞻前顾后,那么什么都做不好。

...

正如自己的母亲,选择了爱情放弃了家庭,也许世俗不能理解,但是萨米理解了。

麦兹曾经说过,电影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长期压抑内心深处的潜在欲望。

电影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冲突,情绪无一不是导演对于内心梦幻世界的呈现。

或是补偿,或是宣泄。

《造梦之家》是斯皮尔伯格献给观众的礼物。

是对好莱坞最为辉煌年代的深沉思念,也是一位76岁迟暮老人对于辉煌过去的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