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历史学家,我们不需要还原史实(即便是历史学家,任务也绝不是在某个人或某群人的价值观上尽最大限度搜罗史料来复现某个所谓时间轴上的痕迹,因为这完全忽略了时间本身的结构和我们与历史的关系,导致人格缺失),但我们做出的影像得是一个切面,让我们知道我们从何而来又要迈往哪去。预告片出来的时候,我点了想看,原因一是王安宇团队营销关键词破碎的,我想看老王哥团队是怎么让他在他的专属赛道上被看见的;原因二这个剧的造型、灯光和后期的调色老师太平成日剧怀旧感了,太像平成怀念昭和的美那种感觉了,我们可以借鉴审美,但我更想活在我自己飞扬的青春里,咱们拍小而美,能拍自己吗。我带着这两个疑问和顾虑去看,先说两大优点:
1.王哥王姐卯足了劲儿要演出新意,因为这剧制片上两大立意第一就是偶像剧➕年代剧:小人物把大背景消解、大背景让小人物立起来,就像这句歌词: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第二就是苦难的风格化处理,但这个风格化想多说一句,因为不是年代剧、不是正剧,那么在叙事上该如何处理苦难,后面两大缺点时候细说,隔壁已经在“我永远怀旧的手帕,在向蓝色大海挥舞”,我们还在这让王姐简单地说一句不靠男人再去用扮演铁憨憨的方法来刻画纯真善良美好呢。两大制片立意下,王哥王姐就得拿出吃奶的劲儿让人物落地,虽然还是很悬浮,但他俩就差演综艺了。
2.编剧卯足了劲儿要推陈出新,因为没有原著,又在“女性主义”元年的裉节儿上,我们不能再写傻白甜了!编剧应该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所以连女主名字也都这么有新意,第一集就手撕渣男。男主不能霸总和小奶狗小狼狗了,得提供情绪价值也得提供有效的情绪价值,什么叫有效,意思是要给女人要靠自己来升级打怪留足空间;编剧还带着命题作文的任务:偶像剧不能简单的谈情说爱了,得有理想,所以得北漂;除此之外叙事结构也得有调整,不能让观众一眼看到头。这种尝试其实是有利于剧集市场的,成熟的剧集不应该寄生于网文之上,好的IP可以从影像开始。
但缺点就更明显:
1.苦难的风格化处理到底得是哪种方式?首先要对得起苦难和那些承受过苦难的人,其次不要把苦难当成一种议题,那我们报道新闻就好了,我们拍什么影视剧,最后我们不是不要通过影视剧作品提供给观众情绪价值,而是不要用把观众摘出来的方式提供情绪价值,把这三点一并做到需要不仅设置文学策划、还要有历史、社会和哲学策划,把议题拆解成一个人的过去、一个人的动机和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历史和精神分析设置人物前史,让人物是一个发生在过去并有能力往未来走的人,最后融合长短剧叙事。对于代大吉和周水的苦难史,更合理的风格化多刻画代大吉小镇青年的背景以及周水weirdo的特色,让理想高尚,而不是让理想成为二人的bond。
2.导演阐述很重要,creative producer很重要,他们奠定一个基调。在此基础上,编剧、美术和后期才能服务于同一个目的。不是不能让男女主对着镜头说话,也不是不能设置零零后旁观者,是设置需要一个服务于男女主人格确立的理由,而不是单纯抓观众眼球,不是不能用昆汀、magic hour这种文艺青年标签,而是用了之后该怎么完整它的作用,怎么留钩子、怎么埋伏笔,不是不能让男女主总背光,是这些美学元素是真得适用于角色出现的场景吗,是真得符合我们想创造的那个属于我们自己青春的影像审美吗?
所以,我们该如何做偶像剧,绝不是补上之前踩过的坑那么简单。
什么时候能在大陆的偶像剧里看到活人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丁海寅像好久没恋爱,张晚意像没谈过恋爱
如果没有吕聿来和高铭谦所谓本土化的尝试,可能只值一星,女方原生家庭的不幸从男女不平等的本质使女性受到贤妻良母刻板印象的挟持变成了独生子女的不幸,男方处境的问题从单亲未婚爸爸变成了酗酒爸爸➕再障妹妹,虽然减弱了人设内在的张力,但可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