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少红的部分,我看的时候一直扶着额头,挺无奈。她这个部分从剧本开始,什么都不太对劲,通过台词的拼凑和强行的戏剧逻辑是捋不顺疫情下婆媳矛盾的因果,这像一部刻意设置的社会主义正能量作品,对周迅也好,许娣也好,都是一种浪费,我觉得作为演员要强行去演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2.陈冲的部分其实很出色,她的视角很有美感,因为故事本身其实很单薄,她通过影像的美感和深入挖掘人物深层次信息的过程中,让非常没有表达空间的作品呈现出了比较高的完成度。两位年轻演员很不错,千玺弟弟身上有一个很好的特质,就是表演越来越实,中国演员身上其实很欠缺这个东西,我看到的很多传统演员身上“戏太足”,而当代的演员又表演“很虚浮”,这两者我都不太感冒,甚至骂过无数次。女演员更惊喜,我完全不认识,但是我觉得她很自在,状态很好,陈冲也挖掘出她的美感和生命力。
3.张艾嘉的视角相对而言就是一个完全旁观者的角色,作为电影和导演都是如此,通过摄影师在疫情期间的工作和家庭来串起一对濒临破碎的夫妻关系,郑秀文在这部作品里有很大的表演空间,吵架那场戏里头其实很有意思的是,她无意间流露出的女性的拙,其实应该是表演失控的地方反而是最好最真实的。
总体来说,这部拼盘电影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导演各尽所能,各自的长处和短板都暴露得非常明显。
世间有她,或者也叫女性那点事,关于女性的婆媳关系,爱情,婚姻矛盾!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人在做,天在看!
这部几乎将权力与人性剥个一干二净的战争大片,很难说只是拍给人看的,它也是拍给天看的。从一个极其愚昧的解读视角,我形容它是一部以“人在做,天在看”为视角的电影。我一直极其讨厌戏剧类型电影,但是无论是伯格曼还是黑泽明,我都极其欣赏,因为 ...
杜琪峰倾注灵魂的情怀之作!华语类型片的最高标准!
第一次看是用ipad,所以整部电影的影像,它的滋味和它的情怀并不如这次在电影院里所体验到的那般浓郁。理性来说,综合近两年的院线观影体验,它高于花样年华和小城之春,它不仅是杜琪峰的最佳,也是华语类型片的最佳,更是21世纪世界影坛类型片 ...
技术正在控制和侵犯我们的隐私,但它远不止于此...
总是超前于时代的大卫柯南伯格遭遇审美与电影思维日趋简单的主流影迷,豆瓣低分之谜,显然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的伟大的导演们要是能从豆瓣拿到高分,一定是观众发了疯。柯南伯格依旧掌握着技术发展对我们迷恋与求索真实的不可控性,尽管过去那些最超现 ...
在死亡面前,人性无所遁形!
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满足的现实都被淹没在步步紧逼的死亡和日渐膨胀的幻想里,放大的欲望成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严和体面。我还蛮喜欢它切入教授主体的视角,“衰老”当真极其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临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终究只是 ...
表演无关道德!
第二次看,视角会更成熟。叙事上,我认为这部作品画了一个很中式的“○”,除了依旧没有彻底被解答或者她就只应该是如此的汉娜,它让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为都给出了基于这个题材本身比较合适的一个解答。题材上,它关于集中营,关于大屠杀,其实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