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观
即柏格森的时间哲学,关于这些要搬出文献做解释:
a.绵延。他认为时间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冲动和创造,是宇宙的本性本身。人在时间和空间中产生,两者相对。我们拥有的感觉是在空间材料中完成的,空间构建了感觉的对象,我们在空间中呈现自身,它是创造生命之后的阶段产物,是封闭的结果。而创造生命的方式是时间的一次次喷涌,尽管客观来看这种瞬间就是流淌,但这种绵延是存在质变的。生命的创造就是质的创造和不断飞跃。简而言之,柏格森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封闭的结果,对绵延的形成了遮蔽,但恰恰是这种阻碍会诞生实体,万物的产生得益于这样的阻碍,可它毕竟是一种阻碍,我们需要自己身上体会到的生命。这类似尼采的强力意志和叔本华的生存的欲望,是一种产生万物的冲动。
b.心理时间。柏格森所谈到的“心理时间”是相对于哲学中所说的“客观时间”或“空间时间”而言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还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理论都积极倡导把时间看成意识的产物,摆脱客观世界对时间观念的束缚。心理时间或主观时间的特点是主观性和内隐性,它是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中的,只能通过人们的意识去体验和认知。作为展示人物内心活动轨迹与范围的心理时间,是和现实生活中的物理时间相对的,虽然在19世纪以前,西方近代学界更倾向于探讨留存于自然界的客观时间,但是在法国直觉主义者亨利·柏格森于1887年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一书所提出的“心理状态强度”这一哲学概念后,时间哲学就逐步转向为以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去了。
反映在电影中:
关于非线性时间结构,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东西了,而其具有的时间观我认为是受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影响的,即事件出现并非线形的,单向的向前的轴,时间的选择依据是人的感知和意识活动。这对于电影有着重要意义,雷乃在影片的叙述中正是依照主角们的意识形态与对话内容安排时空。事实上,男女主角在广岛的恋爱过程只有一部分,有一半以上都是其他时空的画面。
二、物与我
由于本片编剧是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本片思想观念在我看来受影响很大。因此我们首先要搞懂什么是“新小说派”,以及他们的根本观点。
“新小说派”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最早兴起于法国,风行于20世纪50、60年代,影响波及英、德、美、日、波兰、捷克等国,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学现象。
他们认为,现实主义作家往往通过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内心分析、情景描述、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等手段,诱导读者进入作者事先安排的虚构境界,结果人们只能通过作者或作者塑造的人物的眼睛去看外在的事物,这样实际上是使读者进入一个"谎言的世界",忘记了自己所面临的现实。新小说派反对传统小说以人物为核心,以写"人物在其间活动并生存的故事"为主要的任务;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一切从人物出发,使事物从属于人,由人赋予事物意义,从而使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带上了人的主观感情的色彩,结果混淆了物与人的界限,抹煞了物的地位,忽视了物的作用和影响。
其次,他们注重对事物的客观描绘,不注重塑造人物和构思情节,制造出一个更实体、更直观的世界,代替既有的心理的、社会的、意义的世界,所以要用一种充满惊喜地物质描绘的“表面小说”去消解人为赋予世界的意义。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被认为不过是表现某种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的"临时道具"。他们小说中的人物不但往往面目模糊不清,有时连姓名也没有。例如卡夫卡的小说里的人物,有时仅用第一人称的"我"或第二人称的"你"来代表。
反映在电影中:
摄影机镜头盯着看似无意义的物体局部,运用镜头展示与电影联系不紧密的客观事物,女主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放佛像个局外人,都与“新小说派”的客观、物化、描述与看有紧密联系,就像观众跟随主角一样,逐渐发现自己卷入场景和发现物与自己的关系,这种窥探,一部分由电影中主角对自己的窥探,而另一部分则由观众完成。(这里想起《情人》同样为杜拉斯编著,电影的旁白也充满着对物的客观描述。)
三、总结
在本片中,镜头运用有均匀平移并突然转向(包含上下和左右),富有个人特点。利用看似不相关的客观描述战争的残酷片段能感受到导演深深的“反战”,影片中心则是超越一切限制对人类的博爱。
在查找资料中,学到很多,希望多多指教,一起学习。
参考文献与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相关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