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辈#ACompleteUnknown #摇滚诗人
路过海报八次也没看出来这是甜茶,还心想这圆嘟嘟的小男孩是谁。????
其实我也并不熟悉鲍勃迪伦,我对他所有的认知仅限于在大小集会和游行中听到的反战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朋友为爱发电自制的原创话剧《如何在昆明接待鲍勃迪伦先生》,和微博上的粉红们痛批鲍勃迪伦不爱国(乐)。
仅从影片呈现看,这家伙确实太迷人了,从加州唱到纽约,从民谣唱到摇滚,简直是上帝握着手写歌,完全没有创作瓶颈,无论再过多久,那些歌词依然振聋发聩。
但每次有人问迪伦是不是想表达什么政治立场,迪伦都说不不不。甜茶对此形容得很贴切,“就好像每次有光照到他,他就逃出光带去别的地方。”
比起鲍勃迪伦本人,我更向往那个黄金时代,影片开头他拎着行李箱走过纽约街头,璀璨夺目的霓虹灯,路边敲鼓的古巴艺人,地下俱乐部里传来的摇滚乐,把勃勃野心都写在脸上的路人们……光是这样一个长镜头,就足够令人感慨万分。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呀!你总是幻想着,希望自己早生二十年。你大概会参加嬉皮公社,让头发披散到腰际,在大麻烟雾和迷幻摇滚里玄思证道(而你甚至连一支香烟都未尝吸过)。你一定会写出足以传世的好诗,甚至组一个自己的摇滚乐团(而你只会弹两三个蹩脚的吉他和弦)。运气好的话,你会亲眼看见披头士站在伦敦一幢楼房的屋顶,举办最后一场演唱会。他们披发当风、鼓琴而歌,大批路人流连仰观,道为之塞,引来警伯取缔,真是令人神往。那是在你出生前两年四个月零十二天发生的事。
来不及了。那个时代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结束,只留下这些五彩斑斓的唱片封面,以及纪录片里惊涛骇浪的片段。人们满街游行,拳头高高举起。画质粗粝、色彩半褪的影片里,有人倒在地上翻滚哭号,直升机在丛林上空盘旋,愤怒的群众抬着标语,向着镜头张开黑洞洞的嘴巴。各种旗帜、口号交织成一大片迷茫的风景,向来不及参加的你招手。
“生命从你的里面与外面流逝……”
life flows on within you and without you...」
朋友说,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总有属于我的时代。我没有勇气和信心说出这样的话,但很羡慕能这样说的人。
希望在塑料时代,我们也能拥有「鲍勃迪伦」。
-------补充包-------
我向来苛刻的影评人友邻们只给了平均分4.7分,说只拍了私事,没拍最应该拍当时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背景,太无趣。这点我也赞成。但甜茶还演了令一部鲍勃迪伦传记片,我猜那些革命与热烈会在这里展开说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