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影探(ttyingtan)

用一句话总结观影感受就是:
看得人五味杂陈,提前锁定年度十佳。

...

看的那一场有很多小孩子,影院的氛围非常好。
电影一开始,影院就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可随着电影接近尾声,小孩子的笑声慢慢退却,隐隐约约会听到大人的抽泣声。
“爸爸你咋了?”听到有孩子问,但没有听清那位父亲的回答。
真希望影院里的孩子们永远都可以这么快乐,永远都不要懂大人脸上的泪水——

「浪浪山小妖怪深度解析」

...
>>>>上美影68年的功力

很多人开始并不看好《浪浪山小妖怪》,因为它是2023年的高分动画剧集《中国奇谭》中第一个小故事“小妖怪的夏天”的衍生电影。
虽然《中国奇谭》有8.7的高分,但总感觉《浪浪山小妖怪》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一是它本身就是个衍生电影,二是它本来的故事就非主角,讲述的根本就没有名字的小妖怪的故事,谁会在意?
但所有人都低估了《浪浪山小妖怪》的实力。

...
《中国奇谭》

《浪浪山小妖怪》的故事非常简单。
讲述的是浪浪山里籍籍无名的小猪妖和蛤蟆精,假扮唐僧一行人去取西经的故事。

...

...

他们开始甚至都不知道唐僧一行人长什么样。
从别的妖怪口中,他们才知道唐僧是个人,大师兄孙悟空是个猴妖,二师兄是个猪妖,沙师弟有大胡子。
于是他们找了个猩猩假扮孙悟空,蛤蟆精假扮唐僧,猪妖假扮猪八戒,最离谱的是找了个黄鼠狼戴了圈假胡子就假扮沙僧。
从开始连个行头都没有,到后来有模有样,往那一站,都不用一战就能吓退路上的妖怪,他们的心境也开始发生变化。

...

很多人看到片子的第一眼就被震撼了。
尤其是8090后,这画风太熟悉了啊!
古色古韵的二维画风,盘曲嶙峋、充满意境的景色,这就是小时候上美影厂的味道啊!

...

曾经的上美影厂回来了,这才是我们小时候吃过的细糠!
在三维建模,动画越来越逼真的年代,《浪浪山小妖怪》返璞归真的画风却看得让人眼球非常舒服。
80后90后如今已经身为人父人母,现在终于可以在审美降级的时代,让他们的孩子尝尝传说中的“细糠”。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所生活的另一个世界。
如今再看一眼,那种熟悉的简单、正义、冒险、善良、美好和温馨的感觉依旧扑面而来。
我们小时候都被这种画风拥抱过。

...

上美影还是那个上美影,它不是国产二维的天花板,而是国产二维动画中神级的存在。
远处写意,近处写实,简单传统的虚实结合,带来的是国风古韵质感。

上美影一如既往的严谨专业,片中许多场景都参考了我们独有的古建筑。
它并没有一些新兴动漫中混杂的日漫风美漫风,而是充满民族风格和中国味道。

上美影厂在68年的功力上,还做了升级。
如果你仔细看,可以看到开门时被吹起的灰尘,打斗时可以看到角色的气波。
在阳光下的树林中,还有烁动婆娑的光影,营造出了夏天的感觉。

...

而且《浪浪山小妖怪》中的笑点简单自然,没有屎尿屁,没有荤段子。
就是身份错位带来的笑料,甚至还有点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

对于一些小妖,他们只需报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名号就能蒙混过关。
也不是所有妖怪都是笨蛋,虽然实战起来他们战斗力没多少,但他们四个妖怪加起来还是能和不少妖怪打个五五开。

...

>>>>四个小妖怪是谁

对于一些成年观众来说,有人吐槽剧情简单,有的笑点幼稚。
我也确实这么觉得。
但看到影院里小孩子哈哈大笑的样子,却开始羡慕那些不会觉得笑点幼稚的孩子们。
也开始怀念曾经什么都不懂的我,那时候我只觉得这个世界简单且美好。

这,也是很多成年人看哭的原因。
越后面的段落和台词,小孩子越只能看着傻乐,但看不懂这些台词的意义。
比如“这世道,谁厉害就站谁那边,准没错”,这是投机的蛤蟆精说的话。
无数电影都在教我们选择正义,选择善良,选择正确的一方。
但这里面的角色是浪浪山排不上名号的小妖怪,你要是选择正义保护唐僧,但没那个能力,你就是死。
很现实,正义和善良并不和强大挂钩。
我们不也是在社会的跌跌撞撞中才明白,内心告诉你要选择“对”的一边,但现实是,对于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来说,你根本没得选。

正如片中假扮唐僧一行人的小妖怪,在村民眼中,他们不再是无名小妖,而是神通广大、斩妖除魔的取经人。
“就连妖界人界都敬我们三分”。
取经人的身份让他们尝到了甜头,降住几个小妖后,他们第一次得到村民的欢呼和认可,他们就以为自己真的就是取经人。

...

而在他们选择主持正义,保护村里孩子的时候,却一个个被强大的妖怪打得遍体鳞伤,甚至踩在脚下。
再善良的心地,面对绝对的力量也无能为力。
我以为我能普度众生,可是上天只给了我悲天悯人的慈悲之心,却没给我普度众生的救世之力。
直到被踩在脚下的那一刻,小猪妖才知道,他度不了众生,甚至都度不了他自己。
而小猪妖是谁?
他是现实中普普通通的你我。

...

《浪浪山小妖怪》中的四个小妖,也不是妖怪,而是一个普通人性格的四面。
猪妖大胆勇敢,向往诗与远方;蛤蟆精投机取巧,胆小懦弱;猩猩怪简单敏感,社交恐惧;黄鼠狼精现实又不甘,满嘴对生活的碎碎念。
他们都曾被人看低,又都踌躇满志,在一场场和现实的搏杀中,输得体无完肤。

他们以为只要假扮取经人就能一样取得真经。
却不知道从一开始,这计划就是天方夜谭。
“孙悟空和如来早就认识,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天神转世,唐僧更是金蝉子,皇帝的哥们儿”。
他们呢?一没有能力,二没有背景。
没有七十二变,没有如意金箍棒,喊不来天庭的救兵,也没有观世音在背后撑腰,甚至叫个土地公公都叫地地不灵。
他们凭什么去取经?
而你,又凭什么去取经?

“经不是什么人都能去取的”。
经是什么?
经是祛除贪嗔痴,是普度人世苍生,是化解众生苦难。
是击溃十万天兵天将的旷世神通,是千经万典的无所不通,是九九八十一难的劫难淬炼。
是早已写好的,只有四人一马的天数剧本。
那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小雷音寺,如果谁都能去,经谁都能够取,又怎会有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

...

如梦初醒。
不是披个袈裟就是唐僧,不是拿个棍子就是孙悟空。
你我皆是配角,齐天大圣只有一位。芸芸众生,无名小卒才是在座的各位。

英雄不是常态。
没有名字的猪妖、蛤蟆精、猩猩怪、黄鼠狼精,才是现实中的大多数。
我们即便是拼上全部放手一搏,却连那些大人物的起点都依望尘莫及。

《浪浪山小妖怪》最大的意义,就是它没有歌颂绝世英雄的丰功伟绩,而是解构现实中的平凡和平庸。
我们不是妖怪,但我们皆是凡人。
我们谁不是背井离乡,背负着父母的期望,脚踩着凌云壮志,离开熟悉的浪浪山,冲向远方?
我们谁不是独自来到大城市闯荡,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我们谁不是想普度众生,悬壶济世?
到最后却发现,只度自己,就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力气。

...

那么,我们该如何度自己?
《浪浪山小妖怪》给了我们最浪漫的答案。
给了假装取经的小妖精们一个浪漫的结尾——
小猪妖没有站在强者那边,也没有继续假扮取经人。
而是,做自己。
他不再奢望喝到唐僧肉的一口汤,也不再提长生不老,而是最后喝了一口葫芦里妈妈给他盛的水,戴上他喜欢的印有“降妖除魔”的锦旗,独自迎敌。

...

蛤蟆精、猩猩怪、黄鼠狼精也都加入了进来,和小猪怪融为一体,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人。
结局搞笑热血,孩子们看完长舒口气,但影院再没了笑声,大人们沉默不语。
四个妖精修行半生,拼尽全力,也只是拖延了时间而已。
《西游记》中没有他们的名字,没有他们的篇幅,甚至没有关于他们的一个字。
但你我都相信,这就是西天取经路上,真实发生的故事。

他们终究是无名之辈,既不能得到成仙,也不能逆天改命。
太阳照常升起,他们被打回原形,自始至终,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
你看,普通人的一生,不过如此。
那又怎么样?
他们本就不是主角,本就是天地之间的一粒尘,社会中的边角料,但他却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成为各自人生的主角,是救了小孩子的盖世英雄,是妈妈口中心心念念的骄傲。
他们平凡,但不平庸。

平凡,但不要平庸,勇敢地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便是我们普通人的真经。
这便是小孩子读不懂的大人鼻尖的泪水。

“但是我还是喜欢孙悟空”。
电影结束后,有个孩子这么说。
此时我心里五味杂陈。
是啊,小人物的拼尽全力依然抵不过孙悟空的光芒万丈。
小喽喽的故事谁会喜欢?谁会在意?
谁不梦想着自己就是万中无一、法力无边的齐天大圣?

我也曾像他一样只喜欢孙悟空,只想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
但长大后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妖怪,飘荡在浩瀚无际尘世中,重如尘埃。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会回到过去跟小时候的自己说:
你想成为孙悟空就要努力哦,但如果你发现成不了孙悟空的话,当个浪浪山的小妖怪也没关系。

~~~~喜欢就点个有用吧~~~~

文/女神的秋裤

2025.8.6 凌晨4点/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