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汉密尔顿》之前,我关于音乐剧那唯一一点儿可怜的经验确乎只有《妖型怒与乐》,还是电影版而非百老汇版的,只能面对全程离谱的密集输出、高频押韵的饶舌循环和精巧绝伦的场幕设计瞠目结舌(当然,即便如此,我也大概能明白为什么选取嘻哈做音乐主体是一次颠覆性尝试)。观看之后,则非常好奇是否音乐剧主演都拥有如此异乎寻常的充沛精力?不仅擅长以兼任导演或编剧+作曲的方式将整部作品置诸自身碧波荡漾的意志海洋,还能以收放自如的悲喜超越时空透支灵魂。不过LMM拥抱的题材更加磅礴,比起约翰•卡梅隆•米切尔心无旁骛地聚焦海德薇格,从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卑污中颤抖地捧出残秽不灭艳丽的野花,他更像主宰整个舞台的巨匠造物主,强劲的呼吸弥散在每个人物鼻腔,咽下是火星四溅,吐出是岩浆喷薄。

美利坚诞生大概堪称近代史阵眼级别的大事件之一,如何利用有限资源高效切进风云激荡的时代,填充气象万千的社会问卷便是作品首要课题。所幸音乐剧囿于形式,大概是很习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LMM采用再传统不过的总分总结构,将汉密尔顿波澜壮阔的人生浓缩进命运色彩浓厚的寓言首唱,寥寥数语便洒下足够留白。剧终回望我们会发现他的挚友,他的亲长,他的爱欲,他的死敌……他生命中的全部都曾以一穿二的形式粉墨登场,用先声夺人的唱句,预断他功过由人的策勋。意蕴袅袅,布局却一目了然,观者可以较为轻松地享用歌曲,导入情绪——“Alexander Hamilton”纲全局索引脊膂,“My Shot”立人设和声迭起,总之短短八九分钟二十来人,便成功营造出理想与野心共闪耀,精英和群氓泥沙俱下的乱世基调(啊,穆勒根的大弹舌漂亮漂亮,In New York you can be a new man漂亮漂亮)。

接下来几乎每一曲都多多少少带来不同的惊喜。比如以介于rap battle和二重唱之间形式呈现的街头辩论,密集的双关信手拈来,参差的和声沁人心脾;大喷壶乔治三世一首傲娇的You'll Be Back荡气回肠,素有领受香草美人、闺怨刺君传统的中国观众大概很难不从“I'm your man”就开始间歇性吐血,持续性喷饭——敢情中西方上层建筑赶在这儿琴瑟和谐殊途同归了是伐!LMM固然损色,陛下含贱量却也超标,浑然天成的娇啼式表演令我全程捶床。再比如汉密尔顿与伊莱扎晚宴定情,用具象化的“倒带”固定叙事,镜像化的走位分离层次。像一枚从中间打破的圆盘,既可以看见左边,也可以看见右边,既可以玩赏表面的圆满,也可以深思错位的缺憾。幸福而感性的“Helpless”掩埋着痛苦而理性的“Satisfied”,凯斯勒姐妹迥异的个性在比较中各自鲜明,汉密尔顿精致的利己也在二度渲染里被重点标记。

“Dear Theodosia”也好,我还蛮喜欢两位才华相若道路相邻,却由于三观相左最终拔刀相向的父亲对着他们的新生儿柔情蜜意浅吟轻唱的设计的。柔嫩的小婴儿是永恒未来之象征,父亲们的道路则尽显命运之诡恶。未来会夭折,诡恶能挣脱,两相交织使所有大义凛然和别有用心都有了更坚实的抓握。可惜啊,粉泡泡被弹幕里“一边全是技巧,一边全是感情”的幸灾乐祸给整破防了 (;¬д¬) !

当然,上半场我最最喜欢的唱词是:“Write day and night like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Every day you fight like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How do you write like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Running out of time are you running out of time/How do you write like tomorrow won't arrive/How do you write like you need it to survive……”顿挫的和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是生活在叩问创作,生命在叩问信仰,时间在叩问热爱,作者在叩问自我,而汉密尔顿案牍辗转的剪影半明半灭,始终保持缄默——世界线收束,上半场结束了。

哇奥!超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