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由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今晚大结局。

对于这样一部影响了无数人,甚至令很多人的命运发生改变的当代文学经典,进行影视改编必然要面对很多的争议。

以《人生》的影响力和读者基数,在改编的时候,先天要面临着更多的审视、压力和束缚。

在《人生之路》开播之初,我曾写过我对《人生》这部作品的私人感情色彩。

正是基于这种偏爱和热情,我对《人生之路》抱有很高的期待,同时也尽可能地给予更多的宽容。

尽管在播出之初,就已经发现这部剧在剧情和制作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但我更愿意视作是对文学名著改编的一些大胆创新尝试。

毕竟对于经典名著,如果像是鲁迅先生所说,视若“孔庙里的太牢……经圣人下箸,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那样不敢碰、不能改,只是一味照搬,那这种改编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然而随着《人生之路》剧情的展开,特别是情节脱离原著的后期部分,逐渐走向了狗血和烂俗。

不仅在情节上有着许多自作聪明的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在作品的精神主旨上,更是严重背离了《人生》原著。

一部现实主义文学经典,愣是被改成了不入流的浮夸狗血剧。

难怪这剧出品方很狡猾地在片头声明“本剧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

想来是知道自己的斤两成色,配不上“改编”二字,提前留下狡辩推脱的退路。

01 失真的时代细节

《人生》作为一部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高加林从象牙塔回到土地,又借着机遇离开土地,最终又被命运打击回到土地的一个过程。

作为一部总字数十四万字出头的中篇小说,《人生》算不上是鸿篇大作,主要人物不多,故事结构也不复杂。

以《人生》原著的体量和故事结构,天然地更适合电影,要改编电视剧显得有些体量不足。因此电视剧《人生之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延展和扩充,在前面加入了高加林高考被冒名顶替、被动“落榜”,走出农村的希望破灭的情节。

应该说单纯这样的延伸和改动,还是在合理的范畴内。

原著小说一开头,就是高加林失去了教师的工作,在夏日雷雨爆发前回到自己家的窑洞里。顶替掉高加林民办老师职位的人,正是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

这部分小说情节交待了几处重要信息。

其一,高加林是高考落榜后回到了农村,找了一份村里民办教师的工作,未来有希望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

其二,高加林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在地区报纸上发过几篇诗歌和散文。

其三,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务被高明楼靠着权势,让自己的儿子高三星顶替了。

为什么我会觉得电视剧《人生之路》前期的扩充是比较合理的呢?

电视剧一开始,把情节放在了高加林正在备战高考,而他是班里拔尖的学生,最有希望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跟原著里高加林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是相吻合的,把原著高加林的高考落榜,改为被人冒名顶替,也是跟原著里高加林被高明楼儿子顶替掉工作的处境是一致的。

既然是改编,那么也可以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整体大方向一致,细节处有所调整,这是合理的。

高加林落榜的原因,改编成是被人冒名顶替,也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加重了人物命运的悲剧性,也更具有当下性和话题性。

然而大方向没出问题,小细节却有很多的瑕疵,暴露了导演、编剧的能力不足,对人物和时代的理解和把握,都是有所欠缺的。

剧一开头,就安排了一场高加林飚自行车的情节。陈晓骑着二八大杠,从村里一路上翻山越岭,到了学校门口的时候,车轱辘都飞走了。

这是非常不符合高加林的人物特征的。

高加林是个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虽然父母从小娇惯,舍不得让他下地干活,但他也不是一个轻浮张扬的性格。

在八十年代初,一辆自行车绝对是一个家庭最为值钱的大件之一,一个农民的儿子不可能这样去糟蹋自行车,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三学子,也不会做出这样轻浮孟浪的举动。

接下来教育局的马股长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说县里没人考上大学丢人那段戏,也是又浮夸又尴尬。

刻意拗出来的陕北腔调、夸张做作的发言,处处透着一股用力过猛的悬浮虚假。

除此之外,学生们下馆子、喝北冰洋汽水这些,也都是很不符合当时的时代、地方特征的。

然而总体来说,在大方向没有跑偏的前提下,这些瑕疵和问题,还勉强能让人接受。

只是从中期开始,剧情就开始慢慢跑偏了。

02 扭曲的精神主旨

高加林落榜后回到农村,成为马店小学的民办教师。

这是高加林除了高考升学、从农村走向城市,脱离自己农民身份、改变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命运的唯一方式。

这样的人物命运,离不开原著《人生》诞生时候的时代背景。

在八十年代,我国的户籍制度将人简单粗暴地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在我小的时候,农村的人提到“非农户”,还是充满向往、崇拜的。

所谓的“非农户”意味着是脱离了农业生产、享受财政工资、有着各种国家福利待遇、医疗保障、退休待遇的“吃公粮”人群。

相对应的,农业户口的农民,则一辈子只能困在土地里,靠着自己的辛苦耕作,才能得到一些老天爷赏给的不确定收入。这还不算各种“摊派款”、劳务摊派。

正是这种巨大的城乡身份差异,才造成了像《人生》里高加林这样具备一定才华和能力的青年,却没有相应的上升通道和出路。

一旦高考落败,高加林的命运只有务农,而成为民办教师、以后通过考核转为正式公办教师,就是高加林最后的救命稻草。

原著里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顶替了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务,就是抽走了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电视剧《人生之路》里,引入“高双星”这个人物对高加林高考成绩的顶替,夺走了原本属于高加林的命运。高加林失去马店小学民办教师职务的原因则安排成了高加林带着学生进县城时发生的一起意外事故。

表面上看,电视剧《人生之路》依然延续了高加林的人生悲剧和困境,但实际上,通过这样一改,把造成高加林命运悲剧的原因,巧妙地偷换了!

高加林高考被顶替,这是由于他人违法操作,高加林失去民办教师职务,则是因为一场意外。

这样一来,原著想要反映的时代对于人命运的影响、个人命运在时代大势之下的不确定和无力感,就彻底荡然无存了。

电视剧后面的剧情,高加林因为叔叔高玉智的关系得到进城工作的机会、又一次被打回农村,这部分剧情总体来说,还是跟原著比较接近的。

但是这之后,高加林轻而易举地就克服了这次打击,起身来到上海,进了报社、考了夜大、受到赏识,混得风生水起。

这完全无视了时代对人的限制,以及个人眼界、能力的局限性,彻底变成意淫、开挂爽文的模式了。

03 狗血烂俗的情节

电视剧《人生之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倾向,就是丝毫不加掩饰对大城市的向往和对农村的鄙视、厌弃。

高双星离开陕北到上海读大学,同学们谈论高雅的文学艺术,聊康德,而他只懂张思德。

高加林在马店小学的时候,都要接受一个来自上海采风青年的精神洗礼,最终的人生突围之路,也是必然要抵达上海。

刘巧珍在农村的时候,只是一个聪明伶俐、善良能干的姑娘,到了上海,立刻如鱼得水,得到老太太的赞赏,拿了遗产,开了饭馆,化身新时代独立女性。

哪有什么人生困境,去上海就解决了嘛!

这里也再一次地违背了路遥原著《人生》的精神主旨。

在《人生》里,小说要描述的是时代造成的人物命运起伏,反思的是那种固化的身份制度对人的限制和伤害,另外也表现出了高加林身上既富有理想和进取心,同时又带有一定的虚荣心和浮躁性。

对那种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和不平等,作者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于高加林是一种欣赏、悲悯、同情的态度。

在电视剧《人生之路》里,则把这种城乡不平等变成了天经地义,毫不掩饰上海相对于陕北的优越性。

人物困境的解决之道,不在于解决不公平的制度和不平等的发展,而是彻底放弃农村,拥抱城市即可。

可以说《人生之路》提供的人生困境解决之道,恰恰是这些人物困境的来源。

要是人们能够自由流动、没有户籍制度的束缚、没有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高加林、刘巧珍会遇到那样的困境吗?

除此之外,当脱离《人生》原著的范畴之后,剧情的走向,彻底变成三流狗血烂俗桥段。

刘巧珍和高加林分手,嫁给马栓,那就必须让马栓意外死掉,好给巧珍和高加林一个破镜重圆的机会。

高加林在陕北郁郁不得志,去了上海,立刻变成受人赏识、大展宏图的青年,做了杂志主编,成为成功人士。

刘巧珍遇到贵人得了一笔丰厚遗产,成为有钱人,开了饭店化身独立女性。

高双星、高明楼坏事暴露,跪在大雨中认罪,受到法律制裁得到报应。

多年后刘巧珍开大公司做起了老板,高加林事业有成,就连刘巧玲都成了大企业主管。高双星则被打回原形,送了快递,最后改过自新回到陕北教书。

大家一起回到陕北,回首往事,展望未来,互相和解,踌躇满志……

一切都离不开旧戏剧、旧小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因果报应的烂俗套路。

左右逃不过一个“大圆满”的结局。

这一切都把原著《人生》对现实、对人性的思考和表达全部消解掉了。

正如鲁迅先生在《论睁了眼看》里所说,中国人素来不正视问题,一切导向大团圆结局,便一切问题都不存在了。

高加林的人生命运不应该仅仅是对着土地耕作一生,但他的人生突围之路还有很多的选择,不该是电视剧所表现出来这样的简单浮夸。

这样的拍法,固然是“爽”的,但也是浅薄轻浮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平凡的世界》里,后来孙少平去了上海,当上包工头,发了大财,做了企业家……那这部作品还成立吗?作品的现实性还存在吗?

名著改编,理应是对原著的继承和发扬。既然是改编,那自然不是逐字逐句的照搬,细节处也是改编者的创作和发挥空间,然而原著的精神内核和主旨,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体现。

试问一下《人生之路》的导演和编剧,真的认真去读过《人生》、理解和认可这部作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