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无聊的下午我顺手打开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APP,看到当晚的《女人的故事》还有余票。面对晚上无聊的创新创业课和十块钱的票价我不难做出选择,于是一个人坐上了345快去到熟悉的德胜门西。

先说一下缺点吧,个人感觉配乐什么的还是有时代的局限,以及一些镜头的转化还是显得粗粝,最重要的是老电影没有字幕加上有时代感的台词语气实在有些难受。当然了,瑕不掩瑜,这些小细节不妨碍这是一部具有价值的电影。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三个女人迫于生计,下海经商卖腈纶线。最先出场的是金香,她被“换亲(女方嫁给男方条件是男方的姊妹嫁给女方的哥哥)”许配给一个哑巴,母亲劝说的时候都是要金香为家里着想,不能因为家里穷娶不到媳妇而“绝了后了”。同时,来子妈也在为自家小叔子娶不起媳妇而忧愁,得赚点钱才能娶得上好媳妇。小凤家的情况就更加糟了,只有五姐妹的家里已经被村里人耻笑“断子绝孙”了。三个女人的烦恼其实都是一样的,根源都是重男轻女。一个女人是不是好女人要看她是否为丈夫生儿子,又是否能为自己的儿子、哥哥甚至是小叔子帮忙娶媳妇生儿子。这一套评价体系在村落的聚居生活中贯穿始终,沉重的压迫感扑面而来,女人是男人的附庸,来子妈没有自己的名字她的身份依附于她儿子,而如果金香真的嫁过去估计就变成了“哑巴嫂”吧。更令我不寒而栗的是,这种评价体系根深蒂固至今仍然存在—我的母亲三姐妹从小就要被村里人指指点点,而我的奶奶也一直在渴望她唯一的儿子能生个孙子…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陪丈夫高考好几年的妻子,为了生个儿子而超生流浪的孕妇…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情况,集中在这部电影里更全面的展示了在男权社会下女性的生活状态。

万幸的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女人们也可以经商,取得跟男人同等甚至更高的经济地位,在农业社会这是相对困难的—虽然在这部电影镜头里我也只看到了女人劳作的身影。同处困境的这三个女人,一起背着腈纶线,翻山越岭搭汽车坐火车,走向外面的世界想要挣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然在这途中,有更多的困难等着她们:同为女性的售票员会冷嘲热讽“女人出门做什么生意啊”,在北京的她们作为“乡巴佬”会被各种冷眼看待,还因为没有经验被骗钱,被重庆本地人欺负…男人要吃的苦(城乡差别、地域差异)一点没少吃,还要受到女性独有的性别歧视。三个女主角在过程中的表现也都很真实:会因为被骗钱而哇哇大哭,也会跟城里人拌嘴而赌气要“家去”。但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她们的百折不挠,灵活变通,这些人的美好品质并不因为她们是女性就缺席。

除了对女性的肯定,这部片子的超前的讨论如今仍是先锋:30岁不结婚的就是剩女吗?女人有穿衣自由吗?婚前性行为可以吗?如何平衡家庭和自我?导演给的答案很明确:30岁不结婚一样活的自在,自己挣得钱想怎么花怎么花钱,爱穿什么穿什么,发生婚前性行为“我吃什么亏了?碍着谁了?”我很高兴35年前这些问题就被搬上大荧幕讨论,我也很难过35年之后我们的讨论仍然止步于此甚至可能无法在大银幕上见到了。

最后她们回到村里,来子妈会要丈夫过来接她,不再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家庭主妇,她也是丈夫的妻子是要被关爱的人;小凤赚了钱让妹妹们可以在村里抬头做人;金香也有了另外二人的支持,要去法院解除她与哑巴的婚姻关系。她们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了封建的、迂腐的评价体系,活出了自己。让我又想到她们在山城旅店,一起看着重庆的夜景,眼里有光,心中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