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天后奖励自己一场晚场电影。从第15分钟开始哭,后来泣不成声,反复摘下眼镜抹眼泪。电影结束字幕都快放映完了也不见人离场,大家都在默默消化。
上周看《白日之下》,觉得导演细腻又煽情——直击人心的配乐,小铃遇害时颤动的嘴唇,拼命把当时的情境和人物的情绪放大,让你想不深陷这个漩涡就难。《年少日记》相比要冷静和从容很多,小男孩跳楼的场景都是轻轻一笔带过。我一边看的时候一边想,“好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啊。”
我年纪小的时候,如果心情难过,会深夜趴在书桌上看外面的黑夜,想象:“如果我现在走到街上去,有辆车把我撞死就好了。”把电影只概括为“东亚小孩的真实写照”还是太狭窄了,这种故事可能发生在任何地区、任何家庭、任何年纪的孩子身上。
最难过的情节,不是爸爸的暴力,妈妈的轻视,弟弟的忽略,而是小男孩在天台蹦蹦跳跳大喊:“我是垃圾。”这是最残忍的地方,周围人轻易剥夺了一个小孩对自己的信心和期望。为什么爱竟然可以区分得这么明显,为什么优秀出色是获得关注和爱得唯一条件?
长大后我越来越相信,平安无事相处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距离和装聋作哑,而不是朝夕相处和尝试理解。幸好父亲临终前没有俗气的和解,我讨厌虚伪的大团圆结局,讨厌美化和和谐,撕裂才是常态。不要觉得父母无法理解自己、和父母关系不好的责任在自己身上。
其实电影放了1/3就大概猜到哥哥最终跳下去了。因为真正受过伤痛的人,是不愿去揭自己伤疤的。如果他消化、忍受了这么多年、平安长大,他就不会对学生的那封遗书那么敏感。因为习惯了。
有杰啊有杰,你的遗照笑得那么灿烂,幸好你没有成为一个尖酸刻薄、没有同情心、顽固不化的大人。好想抱抱小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