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三分之一的预设是它胜在题材选择和情绪呈现上,如果可以将之划为类型片,确实二者的链接就是建立此类表达最重要的核心了。
技法上(纪实性的长镜头和手持对情绪现实的加持不用赘述),既然是现实主义作品咱们反而应该来谈谈剪辑,我首先注意到转场的生硬—毫无建立镜头和任何特效,哪怕镜头语言的微小逻辑也很难注意到(就硬切),取而代之的是很多突然出现的过肩镜头和侧写(只有到了最后的痛我才渐渐能够通过正面感受“她”的力量与觉醒,当然中间穿插做情绪刻画的特写也很典型,但这是常规操作没啥好说的),后来意识到通过“过肩”(等)表现的她与他人的关系正是最切题的“建立”,环境和象征在这里不重要,它要强调通过“她”的情绪链接观众和社会,而这里情绪建立的一个基础就在于她的处境—一个不得已的挣扎着的“孤勇者”。而生硬的转场有时突然打破此前建立的情绪,也是通过让观众不那么舒服的体验来尽可能重现生活的现实。

在镜头运动上采用大量的跟镜头,包括此前的“过肩”,都是一种伪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我们极力想要去走进“她”,可即便站在她的肩头跟着她不断行走,我们也终究不是“她”,这种近在咫尺的疏离反而赋予观影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我相信这也是本片文学原著作为传记小说的特性所禀赋的。

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自然也鲜少非自然音效和音乐的应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三个:前男友在沙滩上给“她”抹防晒油,主要背景音效是海浪声和另一对情侣的对话,作为画面主体的二人却静默无声,完全被海浪声(生活的困境)吞没,旁边情侣的对话更像是某种无形的挑衅,这段“无声”的尴尬也停止在“前男友”对另一对情侣问题的回应“你是在审讯我们吗”(这样看文本也对应了);

在“她”走向非法堕胎的命运之前,她和父母待在一起,我们再一次通过“过肩”旁观了她的世界—从表情看出父母在开心地交谈,但唯一的声音却是一首稍显悲怆的古典乐,而我们只能透过她的背影去看这场“闹剧”,最后镜头给到她复杂的表情也对此给出了回应。

影片结束在考场笔与纸摩擦的声音中,我想不止是“她”的生活与未来的回归,还有对于未来她不断写作的命运的缩写,也正因此我们才得以看到这段基于真实世界的伤痛…

讽刺的是即便这样的“痛”(我真的在那里呲牙咧嘴)也可能只是让人们微微侧目一瞬…但ta终究只是一部电影,也许不会真正有益于女性在生育自由上的权益等等(何况堕胎本身就涉及性别权利、伦理、法理等复杂问题,一部电影显然无法完整地讨论这些),但也能够让人们在看到被剪断脐带的同时,彻底割裂对于世界阴暗面的自欺欺人,现实主义就是这样残酷地把断面呈现,血液滴落在白纸上,谁又将“沙沙”写下新的故事…

补:这个故事如果将视角放在那个没有来得及成型的胎儿身上呢…一部美丽的黑暗童话?ta放弃可能一生都不会到来母爱的人生,换来了母亲的重生,谁又救赎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