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破·地狱》,有种悲悯油然而生。在这个“未知生,焉知死”的国度,一部电影能如此严肃且又这般动情地探讨“生与死”的话题,实属不易,无愧其“近年来最佳港片”云云的美誉,这个土生土长的香港故事,也的确是专属于香港电影的荣光。
我对陈茂贤导演并不了解,但就这部电影而言,他把“死之压抑与活的温情”这对矛盾关系处理得恰当好处,冷色调的画面里留着一丝缝隙,让看似无形的暖光投射到观众的心里。
相比大陆同样打“温情牌”的《人生大事》(2022),《破·地狱》触及的话题显然更深一层:前者大人与小孩的故事更像一个生活终会美好的“童话”,而后者则直面逝者(有些赤裸入殓的画面,尺度之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是一次关于成年人如何面对生活苟且的“箴言”。
这“箴言”坦诚而压抑,残酷中见真情,更可贵的是一种久违的批判,既有对“传男不传女”传统偏见的揭示,也有对我们缅怀至亲逝者是重情,还是重礼的叩问。在我眼里,这种敢于直面生死、认真探讨的勇气,足以让这部电影载入港影的史册。
于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让我重拾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悲悯,或者说,我重新认识了何为世间的悲悯。
平日里,对于家族长辈们的离开,我们往往克制得太多,表达得太少,悲伤的情绪总在谈笑风生中匆匆淡去。
但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逝者对于活着的亲人们的深沉爱意,即便万般悲戚,也是血浓于水的善意,哭泣之余,是真情的释放,更是重生的起点。
有时,坦诚的悲,比佯装的笑,来得更真挚,更可贵。
破地狱,是破陈旧习俗的束缚,更是破精神枷锁的禁锢。人生一世,至少有破的勇气,不堪的地狱才可能照进天堂的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