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有那么的一个瞬间,在某个时候忽然接触到某件事,无意识联想回忆起青春的时候做的一件羞耻的事,那件事会让现在的自己脸一红,想要整张脸埋在被子里质问自己,为什么当时那么无知,做了一件那么蠢的事。

有这样的反应是由于现在的世界观已经成型,觉得那个幼稚的自己太过冲动也太过无知,造成现在已经成熟也无法挽回的后果。

...

我想《羞》这部剧正是为这样的感觉平反,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你无须耿耿于怀,这是每个青春期的少年少女都会经过的。

但也是一部青年教育片,经历过的无需羞耻,因为你已经变化。至于还在当中的困惑中,你可以藉由这部电影走出来。确实,无知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

...

但无知也不是全然错误的,无知的一部分来源于偏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世界观也不同,对任何事物的看法也不一定会全然相同。

谦虚的人会去了解,但我们大部分人从一出生就是自我为中心,到了青年心智还未成熟,大部分人都是性格张扬,傲慢至极,只会认定自己所知道的,哪能听别人的意见了解别人,因此偏见就是这么来的。

...

不先去了解,而认定自己相信的,然后产生一种厌恶心理并选择远离,于是我们就永远不解,永远有偏见,永远无知。

偏见会有什么样的后果,noora因为看到William用酒瓶打别人的头因此不能接受他,但从来没想过他为什么会使用暴力,只想跟他分开;

isak因为对同性恋有偏见因此不敢追求真爱、不承认自己的身份,然后一直压抑着自己,压抑到生病;

sana因为宗教信仰而远离自己的同性恋好友,很长一段时间不跟他交心。这就是偏见的后果,偏见百害无一利,只会让我们彼此远离对方。

...

我很喜欢《羞耻》的第四季,性取向是同性的人与信仰宗教的人起冲突,两个人都是被社会上大多数的人不理解,都被认为社会的异端,这两个不同身份的人会和解吗?矛盾会消融吗?这个冲突很有意思,也很令人深思。

最近获奖了的《绿皮书》也是这个思路,黑人中活得像白人的普和白人中活得像黑人的托相遇了,他们互相对对方有偏见,托歧视黑人,忍受不了黑人用过的水杯,于是扔掉。

...

普则认为身为白人的托应该更像一个白人,活得更加得体大方一些,像坐在台下欣赏他的音乐的白人,而不是跪在地上跟司机打赌。

那么这些偏见是怎么被消解的?我想影片中主人公的行为很好的诠释了。

Noora愿意与William坐下谈一谈;Isak主动去找自己的朋友谈心,坦白自己的性取向,当朋友对此毫不介意的时候,他才坦然接受自己的身份;

而sana则跟自己母亲交心,问各种关于宗教的问题,虽然神不支持同行繁殖,但神也说终身平等。

...

而《绿皮书》的托理解了普到南方巡演的行为,并且两人主动交心,互相试着接受对方的观点,那一刻他们不分黑人和白人,只是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其实偏见的消解只需要两个字,交流。

如果我们不交流,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岛,没有任何桥可以通向这里的孤岛。

我们一个人呆在孤岛里,寂寞又无助,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却不愿意把自己的船推向海里。这样的导向最后只会往悲剧发展。

只有我们自己愿意踏出一步,与别人交流,才可以消除自己对别人的偏见,还有别人对自己的偏见。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获得试图的理解,才有一种厚实的认同感,才不会轻易怀疑自己。否则在偏见的苦海里,谁也无法解脱。

苦海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伤害别人的人,另一种是被伤害的人。伤害别人的人是傲慢,不想低下身子跟别人说话,失去了交流的机会才产生偏见。

只有把傲慢和敏感都剔除了,然后慢慢去理解对方,我们才会慢慢幸福起来,才感受到自己的内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