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无法为女性发言,同样一个女性也无法为女性集体发言。从电影诞生一百多年以来,银幕上的女性形象都处于服务于男性观众的工具,或是衬托男性主角的客体,很多的女性角色都来自于创作者的想象。因此,我们需要女性创作者,需要在女性的视角下表达,表达社会、表达生活、表达自我。德菲因和卡罗尔作为上个世纪的女性电影工作者,同时又是女权主义,她们必定要比别人的路艰难的多。
在她们的镜头下,记录了一次次的女性运动,那些鲜活的、挣扎的生命的呐喊,跨过时间的长河传留至今。我仍被触动,心里无数次的呐喊声融入她们的声音里,无比的有力量。我们比她们幸运,我们在二十一世纪,但,女性仍是一种处境!
影片有很多滑稽的地方,对一些厌女者以文字的回击和反讽,处理的妙极了。还有那篇《人渣发言》放到今天都酷毙了。
女性是一种处境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生命和爱:永恒的主题》
7关于生命: 当我们谈论生命时,总会有枷锁覆在我们身体里。那是被动的。 看完电影我想到了《返老还童》,想到余华笔下的《活着》。《返老还童》设定是生命的倒序,《不老奇事》则是探索生命的永恒。而《活着》表达的只有两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