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去看了这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因为我看到全网都在谈论它。
于是昨天我也带小朋友去电影院看了《哪吒2》,以往都是带她去看熊出没系列电影,今年好像口碑不是很好。
再加上小朋友已经长大了,不太爱看熊出没系列。
而且在前几天还特意在家跟她看了一遍《哪吒之魔童降世》,小朋友就更加期待去看《哪吒2》。

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作为二年级的小朋友全程看完,也是不容易。
虽然整部剧她可能也就是看个热闹,对于那些隐藏在剧中深层的大道理她还看不懂,那也没关系。
等电影演完,我问她对影片中哪个片段或者那句台词印象比较深刻,除了爸爸之前跟她剧透的那段:“还吃,收你们来了”。

其他一个也没记住,就仅仅是记住最后那个总是笑呵呵的无量仙翁老头被身边的两个弟子打得满头是包。
别说孩子,如果让我现在说说看过的片段,我也记不住几个。
但看的时候,那震撼的动画效果真的太惊人了。不仅效果闪耀,审美也是真的在线。
哪吒和敖丙虽然是不同风格,但每个都很好看。

很多人都说喜欢敖丙附身时的哪吒好看,而我更喜欢那种有点烟熏妆的古灵精怪样子。
大概那才是“魔童哪吒”本身的样子,敖丙附身的乖巧模样更像是别人期待的样子。
电影名字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然而实际上并没有上演“闹海”这一场景。
哪吒闹的实际是强权和黑白不分以及邪恶不明的三界,还有那人妖仙魔的破规矩。
为什么只有仙是“高人一等”?而妖和魔却是被炼成丹来给仙界弟子提供更高的功力以巩固他们仙界的地位?

不是所有的仙都是好仙,比如那个整天表面笑呵呵的无量仙翁,这一点映射着不是所有位高权重的人都好人。
不是所有的妖都是十恶不作的坏妖,比如那个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反派的申公豹。
最后留下拯救整个陈塘关百姓的是申公豹和李靖夫妇,而且是申公豹想到办法拯救了李靖夫妇,而自己被捕。
有时候我们表面看到的其实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真正背后的目的只有了解的人才能猜到。

作为母亲,我对剧中的这句台词更为深刻:“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
剧中龙王不再像第一部时给敖丙压力和责任,而是看清了自己孩子的为人。
在第一部时敖丙下定决心想去做的事情,即使担心父王失望、连累整个龙族都要舍身去救自己唯一的朋友,同时也是最强的对手。
等到第二部的时候,龙王不仅没有怪罪敖丙,反而表明自己最渴望的需求:只要你活着就好。

通过那句台词,我看到了龙王作为父亲,有在反省自己,也有在祝福孩子。
应了那句话:一个会反思的父亲会给你最大的尊重和平等,爱是保护,更是放手。
这在现实中,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做不到的,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只有让孩子多汲取我过来的经验,才会少吃亏,获得人生更大的幸福。
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社会经验,更多的时候只能让孩子自己去走,去闯。

我们应该也要学会放手,选择相信自己的孩子,她们肯定能自己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未来的世界永远属于年轻人。